中国失业率与GDP的关系与奥肯定律的悖论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ei_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贯穿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价格水平、收入、就业,三个指标切实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生活情况。20世纪60年代奥肯提出失业率与GDP的相关性,其核心思想为失业率与GDP之间为负相关的关系。但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时期却出现了“高增长,高失业”的情况,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年均增长率超过9%的趋势,但城镇失业登记率却持续增长,这一阶段奥肯定律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印证,本文将对中国的失业率与GDP的关系与奥肯定律的相悖作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失业率;GDP;相关性;奥肯定律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010-01
  一、奥肯定律中失业率与GDP的关系
  奥肯定律的出现,为政府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在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可靠的经验规律,其中失业率下降与GDP上升的百分点要基于各国国情,不可否认奥肯定律的核心思想是正确的。
  二、中国的失业率与GDP的关系
  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却无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使不少学者对奥肯定律在中国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虽然在一定时期出现了GDP与失业率正相关的关系,但大部分时期处在负相关关系,且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因此,奥肯定律阐述的GDP增长率与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在中国是存在的,在参数上的背离是正常的。
  三、“高增長,高失业”下的经济体制
  中国的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符合奥肯定律的核心思想,不可否认,中国的确出现了“高增长,高失业”的情况。
  任何定律的成立都有其假设条件,奥肯定律对前提条件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奥肯定律成立需要社会一定时期内就业人口保持相对的不变,如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人口由于某些原因出现大幅增加或减少,那么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增加远不如就业人口的增加,按照现行失业率统计指标同样会导致失业率增加。
  我们不可以简单的用奥肯定律是否成立来衡量当前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关系,由于我国的国情同奥肯时代的美国不一样,相应的经济背景也不同,因此在我国奥肯定律发挥作用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奥肯定律的思想是正确的,经济增长能促进就业,但我国的实际情况使得这个规律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
  四、“高增长,高失业”的原因
  (一)社会保障制度
  在西方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其拥有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我国无可比拟的,失业的定义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又找不到工作,只有符合有劳动能力,想工作,找不到工作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失业,鉴于美国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人完全可以得到国家的扶持,这也许会促成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去工作,在中国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只要是有劳动能力就必须要找工作挣钱养家,可以看出其社会体制方面的不同
  (二)概念的认定与数据的统计
  中国的户籍制度很难改变,每年都有大量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转移,每年有1000余万的人转入城镇工作,但在统计时这些就业人员一般没有被列入就业人数中,实际上统计时却占据了城镇需就业的人员的岗位,使得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城市登记失业率却不断上升。中国经济增长的的劳动主体为大多数的人力劳动,如果一个农民去找工作没有找到又回去种地,这算不算失业?为了生计农民不得不自己摆摊赚钱,所以有学者提出:在经济高增长,失业高增长的情况下,服务业经济也迅速增长,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在失业的明确界定与失业率的统计方面或许存在误差
  (三)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秉持“增长优先论”,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出现了飞速增长的势头,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表现GDP的大幅度增长,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全面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同阶段的发达国家相比偏低,国有企业的劳动力知识水平和培训制度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四)就业形势
  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大了当前的就业压力,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市场经济改革下,下岗工人数量增加,但由于这部分劳动力已失去了就业优势,使得人员在下岗后不能重新就业,以此反映在统计数据中是国有企业的效率得到提高,盈利能力提高,GDP增长,但失业率却也呈上升的趋势。
  (五)机器取代了劳动力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原有的手工操作由机器代替,造成技术的革新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产生排斥劳动力的现象,我国的第三产业处于不发达状态,劳动力就业趋势不太乐观,使得我国与同等技术变革的发达国家相比,失业问题更为严重。
  (六)政府调控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经济增长和失业同时具有控制力。如果这只手能够协调适当,能够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可以很好的验证奥肯定律;但如果这只手协调不当,那么奥肯定律就不能很好得到的反映。而中国长期以来奉行“发展就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向和谐社会的转变尚处于启动阶段,地方政府过分注重GDP的数值,投资项目很多是增长带动力强、就业推动力弱的“形象工程”,以至于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不能很好地匹配。
  五、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的思考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奥肯定律的失灵,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失业和经济增长的“中国特色”造成的,而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偏离也是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成立背景,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不能生搬硬套。要想正确把握中国经济,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把失业率变动的因素找出来,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经济学悖论才能还原到不至于妨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合理边界。
其他文献
城市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质量,同时,排水工程也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性的规划方案,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不仅能够确保建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14.已知二元一次方程Sx y=17的一个解中的x的值也是方程2x 3 (x-1)=12的解,求该二元一次方程的这个解.  15.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下列问题.  (1)某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6,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2)某玩具厂要生产一批玩具.若每天生产35个,则到预定期限还差10个:若每火生产4
期刊
随着高校学院制改革的推进,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如何加强二级学院院务公开工作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阐述了推进院务公开对加强高校基层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结合校院二级管理体
理想的追求、诗意的生存一直和人类感知世界的活动息息相关.本文基于绿色图书馆理念和阅读推广实践,论述了在后工业化时代更需塑造和谐人格、广泛汲取灵感、实现全面发展,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电影《山河故人》里有一句话:“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rn从呱呱坠地之时,我们便有了家人的陪伴.他们听我们牙牙学语,教我们蹒跚学步,看着我们一点点长高
摘要:财税政策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稳步、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近年来,各国经济危机以及金融风暴不间断出现,这充分暴露了一个问题,即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且有目共睹的,不容忽视。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向、积极的财税政策对能促进经济运行与发展,反之则阻碍。本文阐述了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完善财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应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各种规格尺寸的高大支模架被广泛应用.高大支模架的搭设和混泥土浇筑是充满危险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建筑施工领域的重大危险源
教师流动是社会的必然现象,它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的教师流动能够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在现实中,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
本文对炼油化工建设工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经过调查总结了在工程建设当中存在的有关质量、进度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提炼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