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盲盒:花钱享受“考古体验”的快乐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盲盒

想开盒,先考古


  文物的价值与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要把历史、文化和审美信息传递给当下之人。如何让文物点亮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美好生活?不少博物馆纷纷实施“文物+”战略,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萌萌哒”的文创产品火了,“沉浸式体验”红了。
  河南博物馆就制作了一批考古盲盒。他们选用河南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土质,将出土文物的仿制品置入其中,让普通人也可以体验考古学家的工作过程。要想知道自己买的是哪款出土文物,你得耐心用工具一点点把“宝物”挖出来。
  与普通盲盒一款只有6~12个形态的设计不一样,考古盲盒所包含的“宝物”非常多,从青铜器、元宝、铜佛,到银牌、银元、玉器等,应有尽有。这种“不知道会挖出什么”的未知性,给了大家更多消费刺激与参与感。
  有意思的是,为了模拟考古的未知性,你可能会挖空,该设计让挖土中的紧张刺激增加,挖到“宝贝”的快乐也加倍。不过挖空的人也别伤心,为了弥补你的“小失望”,官方还会再赠送一个小礼品给你。

  考古盲盒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强烈追捧,5天的线上销售额超过50万元,甚至还成了一款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点名夸奖的“网红”产品。

镇院之宝、“三彩”土、洛阳铲


  盲盒里的“文物”大多与河南有关。运气好的话,可能“挖出”微缩版的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武则天金简。这个正面镌刻了63个双钩楷书铭文的除罪金简是现存的唯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也是中国发现的唯一金简。
  盲盒中也不都是像金简一样的“超级宝物”,为了模拟考古的未知性,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银圆、玉器、纪念牌、刀币、陶杂件等都可能被挖到,款式多达30余种。
  为了让“发掘”过程更具考古的真实感,包裹“文物”的泥土中加入了邙山附近烧制“三彩”的泥土。
  海拔300米的邙山是河南省洛阳市的一块黄土丘陵地,邙山陵墓群是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用邙山附近的泥土烧制出来的“三彩”色彩艳丽、线条流畅。
  此外,发掘古墓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就是洛阳铲,盲盒里的微型洛阳铲外观呈金色,还雕刻了花纹,几乎是按比例缩小复刻的。

花钱享受“考古体验”的快乐


  买盲盒是一份快乐,拆开后发现是喜欢的款式就得到第二份快乐。年轻人购买盲盒时,都伴随着这样的心态。这种类似抽奖游戏的营销模式,不断提高着消費者的复购率。
  最近一路高歌的泡泡玛特,使得很多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盲盒可复制性极高,只要找到合适的IP,就能出一套盲盒。比如瑞幸、宜家等品牌的盲盒,就是基于品牌本身IP来设计的。
  但是问题也来了,盲盒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开盒那一瞬间,这一瞬间也不过几秒钟。如果只是为了这几秒钟就花个几十块钱,那还是让人有点心疼的。
  于是,有品牌发现了这一点,便在开盒过程上做文章。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诞生。
  除开那些历史爱好者,多数年轻人并不会对普通的文物感兴趣,他们可能并不愿意花几十块钱买一个里面只有仿真文物的盲盒。但加上考古过程的盲盒可就不一样了,光是花钱买一次“考古体验”就已经很值了。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很火的Bitty Prettys娃娃盲杯也是如此。每个娃娃的衣服、头发等都放在茶杯里,在泡水前,没有人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样子的娃娃。即便这个娃娃外形并不能算可爱,但仍然有很多人为了体验这个“泡水开娃”的过程而花钱。
  年轻消费群体对于“体验”与“好奇”的追求,以及对心情的大力投资,让盲盒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从“泡水”到“考古”,不知道品牌们以后还会再给消费者们带来什么样的玩法。如今,盲盒早已经不限于玩具领域,书店、文物、零售等领域都开始跨界到盲盒行列之中。

让更多年轻人探索文物文化


  考古盲盒走红,表明年轻人并非不喜欢文物,文物传承需要同“潮玩”概念、消费热点、游戏化体验相结合,只要结合得巧妙,更多年轻人就会主动探索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文物文化。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产业部开发科科长杜华觉得,好的文创产品要和公众有情感连接,让人愿意向外“安利”, “一定要能讲得出故事,有说头,有辨识度,有记忆点。”
  考古盲盒是由河南博物院和河南古都文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出品,河南古都文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庐陵认为,要让产品和公众产生情感,最关键是创立动态的文创产品。接收反馈,更新换代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2019年,一名顾客不满自己高价购买的“考古盲盒”里只有最普通的“宝物”,向客服反映。孟庐陵知道后,邀请他担任“宝物产品体验师”,继续提意见。同时,考虑到这一情况,河南博物院将“考古盲盒”分为三类,分别是传承、史诗、传说,价格依次递增,并且明确告知大家,最高级别的“传说”,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概率抽到爆款。
  与此同时,“考古盲盒”的更新换代还在继续。下一批产品,孟庐陵决定将洛阳铲的来历介绍放进盲盒,并且制作相关电子手册介绍挖出来的“宝物”,让历史知识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摘自《现代青年》
其他文献
读者来信rn我和男友是从大学时开始谈的恋爱.当时他疯狂追我,我对他没啥感觉,但我抗拒不了对我好的人,顺水推舟就答应了.毕业后我们留在同一城市,他说一起租房可以省房租和生活费,然后我们就同居了.他做饭好吃,其他方面也还凑合,但有个问题——喜欢找我借钱.
期刊
图文无关A  最近几天,我发现出差的老公开始“黏人”了:中午12点微信问“午睡了吗?”下午1点说他已经登机了。过了3个小时,说他到西安香格里拉酒店了。正在健身,他发来微信,是一盘海鲜,还说:“我先吃这一点,一会儿再吃别的。”晚上10点多,消息又来了,“你睡觉了吗?”“没有呢。”“在看电视吗?”“是啊。”“我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天啊,困成那样,还不睡觉?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黏人”就是想
期刊
有多少父母存在着“付出感”  我给女儿报了钢琴班,但是她只学了几周,新鲜劲过去,就不愿意去学了,平时在家也不主动练琴,每次都是我提醒她才练。那天要去上钢琴课,女儿磨磨蹭蹭不想去,我生气了,“你能不能积极点?这是你去学琴,不是我去。”女儿嘀咕道:“本来我就不想学,是你让我学的。”  这可得好好理论一下:“当初让你学一种乐器,最终选钢琴也是你同意了的。我没逼你。为了让你学琴,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学费
期刊
“热腾腾的烤红薯出炉了!现在就出发,去送外卖啦!”周末下午,我用新买的空气炸锅烤了一锅红薯,装到牛皮纸袋里,递到女儿手中,笑呵呵地和她一起出门。她兴奋地说:“你猜,姥姥这次会吃几块红薯呢?”“不知道啊,我打赌她吃两块!”“那可不一定,咱们上次送去的烤红薯,姥姥说好吃,一口气吃了4块呢!”女儿不服气的样子,在我眼里越发显得可爱了。  我家距离母亲家,骑自行车不到10分钟,也算得上“一碗汤”的距离。我
期刊
1  家有男孩,说起他们的脾气,被吐槽最多的几点,肯定有“犟”这一条。还记得有一次,跟做出版的朋友聚餐。他的儿子那时四岁,跟我儿子小小鱼年龄差不多。那次,第一次来北京玩的小小鱼还是很乖的,朋友跟我说:“你孩子的性格真的不错,看上去很听话。而我家那小子,就是太犟,不怕打,越打越犟,可以一直站在那里哭,不认错,不服软,可以哭一两个小时不停。”  “哈哈,他也是顺毛驴,如果没有对路,脾气也很大的。”我说
期刊
读者来信rn我和男友从大学开始恋爱,到现在有四年时间了,感情一直还算稳定.毕业之后我们决定同居,不出意外的话这一两年内就会结婚生子,毕竟年龄也不小了.rn刚开始同居的时候,一切给人的感觉还是挺新鲜、挺开心的.但越到后面就越觉得无趣,虽然他对我依然挺好挺上心的,但这些好像都不是我想要的.
期刊
读者来信rn我和老公是校园恋爱.当时,我的各方面条件更好一些,所以他非常主动,对我也很用心.而我也很依赖他,认为他是个里里外外一把抓的暖男靠谱老公.rn幸福的日子大约持续到四五年前,那时我们的孩子出生了,这成了分水岭.由于育儿分工的不同,我们开始疏远.我因为照顾孩子,忙到爆炸,几乎失去自我,他却还是他自己.这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怨念.此外,我们的夫妻生活也随之减少,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几乎是无性婚姻了.
期刊
我微信里有个特文艺的哥们,爱摄影和写诗,时常在朋友圈发自己拍的片子,还要配上几行心情小诗,而且每次发完,他都立马给自己点个赞,时不时还评论一下“这片子绝了”“今天志摩兄附体”“完美!大家尽情来赞吧”……  别人可能觉得这人有点“二”,但我却发自内心地觉得好玩儿,同时还伴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羡慕——在越来越圆滑世故深藏不露的人群里,这种自我欣赏又敢于表达的纯真何其可贵。  必须承认这品质是大多数人缺少的
期刊
相对于国内一线城市一条街有几家的开店密度,在美国的大城市里,竟然很难找到一家像样的肯德基店。从下飞机到进入旧金山的闹市区,一路上,几乎都没有看到肯德基的招牌。  即便发现了肯德基,也并非像你想象中那样“高大上”。国内的肯德基多半位于市中心地带,面积动辄在三四百平方米以上,甚至分楼上楼下,有的还附带儿童乐园,或是配有咖啡专区。美国的肯德基店不仅没有这样的就餐环境,还多分布在高速公路的加油站,或是长途
期刊
《洛神水赋》何灏浩定妆照1  第一次下水跳舞,我就觉得这是一项与众不同的运动。虽然这样形容有点矫情——入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像水中精灵,像一个仙女。  这次的《洛神水赋》把这项运动的美、迷人与特殊性完全展现了出来。拍摄的时候,我们还开玩笑说:热搜预定!苟富贵,勿相忘!没想到,真的冲上了热搜榜。  这次合作是因为河南卫视看到我们团队另一个国风水下舞蹈,这才找了过来,想拍一条在端午节播出的视频。但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