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极管单元的高密度掩模ROM设计

来源 :电子与信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2037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ROM(Read-Only Memory)存储密度低、功耗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采用二极管单元并通过接触孔编程来存储数据的掩模ROM。二极管阵列采用双沟槽隔离工艺和无间隙接触孔连接方式实现了极高的存储密度。基于此设计了一款容量为2 Mb的掩模ROM,包含8个256 kb的子阵列。二极管阵列采用40 nm设计规则,外围逻辑电路采用2.5 V CMOS工艺完成设计。二极管单元的有效面积仅为0.017μm~2,存储密度高达0.0268mm~2/Mb。测试结果显示二极管单元具备良好的单元特性,在2.
其他文献
已有研究指出,在异步DS-CDMA系统中,每个用户chip码元使用常规7种波形中的双波形(DW)可以有效地降低多址干扰。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波形集(WS)设计降低多址干扰的新方法。对于任意多的用户,均可以设计出由常规7种波形中2种或者3种波形构成的WS。相对于DW方法,每个用户只需要使用WS中的单一波形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其输出端的信干噪比(SINR)和误码率(BER)性能。该文不仅给出了新方法中使用不同
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我们采用国产HB-ESWI-VB型碎石机对4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碎石(ESWL)治疗,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电离层在地球同步轨道SAR长合成孔径时间内具有明显的时变特性,这使得传统的基于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固定值的校正方法不再适用。为此,该文提出基于4维电子密度的地球同步轨道S
针对认知D2D(Device-to-Device)全双工通信网络中,D2D用户共享蜂窝用户上行链路的频谱资源而带来的复杂干扰问题,该文给出了系统传输速率最大化的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首先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