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区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z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杭州市余杭区耕地地力调查采集的2 814份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研究了余杭区耕层土壤有机碳(topsoil organic carbon,TOC)的空间分布状况,并探讨了影响该地区TOC的因素。结果显示,余杭区TOC密度大致以崇贤镇为中心、以仓前镇为副中心呈辐射状向周围递减,全区TOC密度达46.3 t·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立地条件看,TOC密度表现为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低山丘陵〉滨海平原。从耕层理化性状来看,随着耕层黏粒量的增加,TOC密度逐渐增大,表现为砂土〈壤土〈黏壤土〈黏
其他文献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葡萄属22种植物的基因组DNA,对其完整性进行了测定,通过单因素五水平试验,筛选模板、Mg2+、Taq酶、dNTPs和随机引物的浓度及其用量,建立了葡萄RAPD技术最优
铜藻Sargassum horneri(Turner)C.Agardh是浙江沿海常见的大型海藻之一,对海洋生态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南麂列岛海域的大量铜藻藻场退化消失。因此探讨其退化
为了有效且快速滤除高密度椒盐噪声,同时又能很好地保护图像的细节,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的改进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噪声检测过程确定图像中的噪声点和非噪声点,然后利用小窗口进行迭代滤波,根据窗口内非噪声点及噪声点数目的不同,采用相应的算法对窗口内噪声点进行适时的更新。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滤除密度从5%至80%的分布范围内的椒盐噪声,在图像的主观质量和客观质量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分离得到的两株高效石油降解菌为试验菌种,通过对电场作用方式、电极材料及电场作用强度的筛选及正交试验研究,确定电场强化微生物修复油污土壤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于
黑肩绿盲蝽( 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是稻田重要害虫褐飞虱的主要天敌,人工饲养和大田释放黑肩绿盲蝽,能有效控制褐飞虱。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温度(19,23,27和31℃)对黑肩绿
选取FSHβ基因为影响猪繁殖性状候选基因,对8个猪种906头猪进行FSHβ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其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妊娠期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FSHβ基
以大羽藓( Thuidium cymbifolium)的配子体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通过观察外观变化并定期记录其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个数等指标,研究了沸石培养基对大羽藓配子体生长的影响
报道了浙江禾本科(Poaceae)植物分布1新记录属和1新记录种---小丽草属Coelachne R.Br.和小丽草Coelachne simpliciuscula (Wight et Arn.ex Steud.) Munro ex Benth.。凭证标本存放于
以控制拟南芥春化途径的关键基因FLC全长CDS为参考序列,在萝卜属(Raphanus)EST数据库中进行BLASTN检索,得到具备Score≥100、E-value≤10^-10和coverage≥70%条件的70条萝卜EST
为明确浙江菜区斜纹夜蛾对主要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趋势,采集了浙江三门和萧山地区田间斜纹夜蛾,监测其对11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三门种群和萧山种群对这些杀虫剂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