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可知的反事实条件句

来源 :逻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知性悖论是指:从检证论的论点"所有真理都是可知的"加上一些可信的假设,我们可以推论出一个矛盾。Edgington的解悖方案是将检证论的论点解读为"所有实际真理都是可知的",不过Williamson提出两个严重的批评:(一)诉诸实际性算子会使得检证论论点只涉及到必然真理;(二)反事实情境中的人不可能表达一个实际真理。基本上,这两个批评奠基在一个对实际性算子的立场上。近几年有些学者主张上述的立场是有问题的,并将实际性算子视为一个描述词。本文试图从这样的新观点来重新检视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社会快速的发展,先进的技术迅速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由于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国家开始重视教育改革,并将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应用到现代化
将构建保存的重组表达质粒pET-ApxⅠA、pET-ApxⅢA和pPRoAppOML-1用IPTG诱导表达,选择最佳的表达条件为IPTG 1.0 mmol/L,温度为37℃,表达时间为8 h,表达产物用SDS-PAGE鉴定,
西方逻辑学传播和从日本输入因明后的直接影响是在民国时期出现佛教逻辑研究,最明显的表现是大多研究者形成因明的三支论式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一致性的观念,即新因明结构宗
布劳威尔的直觉主义把数学理解为心智的构造性活动,只接受心智可构造的数学对象和数学证明。在直觉主义看来,判定一个命题为真必须要给出这个命题的构造性证明,对逻辑联结词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知领域中普遍存在可扩展的类。它有两种存在形式:潜无穷序列,以及有穷开放类。后者是成员可扩展的类,这种扩展或开放的过程不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且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