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课堂口头用语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口头用语是幼儿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语言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在很大的程度上,课堂口头用语的素养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课堂口头用语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核心,课堂口头用语的创造性与否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师 口头用语 创造性活动
  幼儿教师课堂口头用语是指教师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课堂口头用语是指以普通话和幼儿口语为前提,必须遵循一般口语的基本规律,在一般课堂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用语。
  作为课堂口头用语的创造性,并非由语言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特定幼儿学习和生活环境所决定的。课堂教学语言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创造性,而这创造性实际就是一种幼儿口语规约,即语言运用是否具有启发性和表现性。
  因而我认为,口头用语的创造性,就是语言的运用要适合特定的幼儿学习和生活环境,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质疑问难,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具有驾驭教材的创造能力。
  一、目前课堂口头用语创造性欠缺的表现
  幼儿园教师的课堂口头用语作为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应当讲要到“点子上”,讲得恰到好处,同时又是能够充分启发幼儿思维,促进幼儿发展的语言。
  然而,受幼儿教师自身语言素养的限制,仍存在着许多有效性不足甚至是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教师没要领、缺乏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课堂设计的水平不高、随意性较大、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的教学语言,导致幼儿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个性,也缺乏勇气,从而使幼儿产生厌倦心理,严重束缚了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幼儿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课堂口头用语创造性欠缺的分析
  案例:背景:小班教学。
  教师:小猫咪爱吃什么?
  幼儿:小鱼。
  教师:小白兔爱吃胡萝卜不?
  幼儿:爱……
  [分析]:本案例中的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其实,猫爱吃的东西何止是鱼,小白兔也爱吃白菜,这样的“真理性”极强的答案也是不完全正确的,小白兔在极特殊的情况下还能够吃熟肉呢!这些一般性的答案由于被过分强调,就容易造成片面影响。严重限制了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了他们发现和体验的机会,幼儿的思维不能与教师实现有意义的交流,更不能碰撞起绚丽多彩的智慧的火花,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身后,完全丧失了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实现幼教课堂口头用语创造性的途径
  1 幼儿教师课堂口头用语具有启发性
  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都非常强,他们要在不停地看、听、摸、问中,好奇心才得以满足,求知欲才得以产生。作为教师,在重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同时,应注重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尽可能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师幼互动氛围,充分 满足幼儿的需要和意愿,让他们对有兴趣的现象、奇怪的事情产生好奇心,使幼儿的主体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 幼儿教师课堂口头用语要具有形象性
  幼儿课堂中,有很多抽象化的事物或是深奥的名词,表面看很枯燥。作为教师,要让幼儿明白事物,认识名词,得全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语言,把课讲得生动形象,语言具有生动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有趣、形象、活泼,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中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运用形象化的表述手段,使上课更具体,生动、感人。所以,只有生动才能使幼儿爱听,才能帮助幼儿尽快地掌握知识,消化理解授课的内容。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幼儿感到审美的愉悦,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使他们大脑细胞活起来。
  3 幼儿教师课堂口头用语要具有表现力,使口头用语富有生动、形象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审美性为基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尽管教学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不是文学语言,但对于儿童理解事物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班上是一个不声不响、懂事的幼儿,在家却不听父母的话。怎样向孩子进行教育,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转变这种状况。这个教师决定用“童话”的语言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并精心设计了富有“童趣”的“问话”“对话”“悄悄话”。
  教师给幼儿讲:“鲤鱼妈妈和它的孩子们”、“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鲤鱼妈妈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乌鸦妈妈怎样哺育它的小乌鸦?小乌鸦怎样回报妈妈对它的爱?然后讲一讲自己的妈妈怎样爱自己,怎样关心照顾自己。小朋友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幼儿:听妈妈的话,不气妈妈。妈妈生病了,吃药的时候,我给妈妈倒杯水。妈妈下班了,我给妈妈搬椅子坐。妈妈买菜,我帮助提菜。吃完饭,我帮妈妈洗碗……
  教师神秘的告诉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小乌鸦怎样称赞咱们班小朋友的吗?(教师装作侧耳倾听绒板上小乌鸦的悄悄话)
  幼儿:想。(异口同声地说)
  教师:小乌鸦说,小朋友就是了不起,你们比我更爱妈妈。小乌鸦还说,过几天,我要悄悄的飞到小朋友家的院子里,看一看爱爸爸、爱妈妈的好孩子。
  这以后,家长们陆续向老师反映,最近孩子们进步了,在家爱劳动、关心父母、懂事了。我想,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自是一番童心的天地,需要一种童心的描绘,这种描绘,正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富有“童趣”的“问话”“对话”“悄悄话”。
  【参考文献】
  [1] 鲍宗武,蕾金南.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同赶行为分析与对策[J].课堂文学,2008.9
  [2] 廖梅先.幼儿教师语言风格六要点[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10)
  [3] 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语文出版社,1993年
  [4] 王素珍主编.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2.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日本的教育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而我国传统教育却是注重幼儿“保护和保养”,我们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充分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只有积极的保护――培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型轿车的拥有量逐年增加.人们对汽车如何安全驾驶,如何对自己的爱车进行保养以及对汽车常见的问题进行维修等问题越来越重视.本文就当前的这些人
幼儿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掌握好合理科学的方式方法。现就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想法来谈谈幼儿的英语教学。  一、活动设计要科学  幼儿园的英语活动设计应做到游戏多、要求少,重复多、内容少。3-6岁的幼儿正处于学习语言的扩展阶段。有的专家指出:3—6岁的儿童,相当容易学会世界民族语言的发音。可以说,幼儿在学习外来语言上有比较好的先天条件,孩子们很容易接受新的单词。但是幼儿由于其特定的年龄特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情境教学策略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实际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情境教学策略有效的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而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情境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  前言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元化的民族,在各个民族间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形式,所以,中国也是一个音乐文化多元化的国家。追根溯源,中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渊长,经过几千年的累积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环保的绿色服装设计理念将会使我国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绿色服装设计理念的内涵和主要内容。阐述了绿色服装设计理念的变现形式,包含简约、环保、自然的理念。并从面料、色彩、颜色三个方面对绿色服装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给予展望。  【关键词】生态时代 绿色产品 服装设计  一、绿色服装设计的理念和主要内容  1、绿色服
【摘 要】正确看待混龄结构游戏,走出混龄结构游戏的误区。借助混龄结构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混龄 结构游戏 误区 思考  一、定义与价值  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是对实现生活的反映。混龄结构游戏是指参与建构游戏的孩子的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是跨越幼儿园常规的年龄班的一群幼儿聚在一起的建构活动。它可以是小跨度的混龄也可以是大跨度的混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交通的日益繁忙便捷全面,桥梁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和旺盛生命力的交通设施,不但凭借其繁多的样式种类,也基于其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交通功用而大放异彩
教育学认为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认识评价和信念,是引导学生成功的重要情感因子。在英语教学中,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不仅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资源,而且是保证与制约英语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的重要因素。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经常与学生促膝谈心,真情交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巧妙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燃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采用科学的智慧型的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我们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①从宏观上看,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就是生活在天——地——生这一系统之中。天——地——生系统又各成系统和互成系统,形成多层次的子系统。各系统皆按其本身规律在运动、发展和相互渗透。人在天——地——生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起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具有思维、认识和实践等活动能力,在天——地——生系统相互作用中,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