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井冈山,精神代代传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当时井冈山上的条件可谓苦到极点:革命战士睡的是干稻草,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
  红歌礼赞,唱响革命情怀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这是《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的歌词。它是词作者唐山樵在听了井冈山原暴动队队长讲述的红军故事后创作的。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描绘了红军战士艰苦的物质生活,体现出了官兵平等,更唱出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72年定稿后,这首歌很快就传遍了华夏大地。
  回望历史,铭记苦难辉煌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到达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來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一万余人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1928年5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反动势力的多次“进剿”和“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毛泽东、朱德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游击战术的基本原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如今,我们经常会提到井冈山精神。那么,什么才是井冈山精神?其内涵可以用28个字来概括: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致敬英雄,致敬民族脊梁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黄公略是第一个被毛泽东写进诗词的红军将领,他曾参加北伐战争,后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在1927年革命低潮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11月,黄公略率部队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
  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国民党军队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黄公略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
  黄公略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和鲜明缩影。
  铭记过去,传承红色基因
  2007年10月27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井冈山历史和井冈山精神,让人民群众铭记历史,更加热爱祖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英雄的事迹铭记于心。他们的名字可能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勋永世长存。作家张琦的《井冈山上红旗扬》一书,从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风景这边独好等6个章节,对井冈山的革命史进行了深刻的描绘,让更多人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
  回想过去的那段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要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其他文献
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场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生死搏斗中,中华儿女谱写了保家卫国的伟大篇章,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也为我们换来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民族危亡时刻奏响的时代最强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保卫黄河》激荡着我们的爱国心、民族魂,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最强音。  《保衛黄河》由光未然作词、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