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激活课堂活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love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6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课程改革的春风不断深入人心,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激活课堂活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我们对社会、对家长的最好回应,也是我们广大教师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都依赖于教师的培养和激励。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而会成为学生的一种执着追求,学生就会积极探索,主动的学习,就会变苦为乐。实践证明,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能激發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展示情境画面:画面中有个小朋友拿出食盘喂小鸡,左边出现4只小鸡,右边出现6只小鸡,根据这个画面,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这个问题提出以后,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具,学生的学具,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说一说,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对,以及几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看看能不能通过摆、移、剪等,拼成以前学过的哪一种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实踐,有的同学用一对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同学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有同学只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方法,拼成了长方形。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很快就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如果适当加上一点动人的情节,使学习内容富有情趣,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机,数学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解方程时,这样导入,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情趣:同学们,把你自己的年龄乘以2减去10再加上15,报出得数,老师就能马上猜你的年龄,你信吗?学生半信半疑。接下来,一个又一个就会争着按教师指定的程序(方法)报出自己计算后的得数,让老师猜他们的年龄。老师快速准确的猜出了他们的年龄。学生个个面面相观,用惊讶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学生的神情已经告诉老师,他们已被老师的“神算”征服。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想急于知道老师“神算”的奥妙。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时把学生带进解方程的学习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处在可望而可及时,进行的恰当的诱发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请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会调动起来,他们会马不停蹄的帮老师计算。如果学生这时犯难,在疑虑之时,及时进行点拨,就会起到水道渠成的作用。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计算机辅助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思想中有价值的东西结合起来。把语言文字、图形、动画或视频图像融为一体,使课堂变得更生动形象,更有活力。例如在教学有关“倍”的数量关系时,核心问题是对“倍”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倍”的意义,教学中可以利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课件:第一步从同样多入手。第一行摆了2个△,第二行摆了2个○,图文并茂,更容易启发学生说出○与△的个数同样多。第二步引出差,使差与比的标准同样多。接着又出示课件,在第二行再摆上1个○,这时○比△多1个。然后在第二行再摆上1个○,使学生说出○比△多2个;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比△多的部分与△的个数同样多。第三步从份数入手建立“倍”的概念。如果把2个△看作1份,○有这样的几份呢?○有这样的2份,学生就可说出○的个数是△个数的2倍。把“倍”的概念理解透了,那么教有关“倍”的数量关系时就比较容易了。
  又比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通过大屏幕展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各种可能的途径和方法,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或动手操作,鼓励解决问题多样化,用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并找到两种图形间的联系,最后引导学生用推理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展示平行四边形转化过程,增强了直观性,不仅能落实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转化思想和推导方法。
  创设课堂情景,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活课堂活力,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能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速成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各式各样新颖的教学方法,其中情景教学法可以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且能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本文通过分析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原则,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以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情境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提升到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日程上来.本文分析当前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提出加强企业应收
【摘 要】教师课堂的话语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互动,关系到课堂目标的达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教师课堂话语的真实性、互动性、逻辑性、规范性的四个角度观察,去阐述这四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基本特征对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课堂话语的真实性 课堂话语的互动性 课堂话语的逻辑性 课堂话语的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为了提高我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我校针对性地开设了《版式设计》课程,它是现代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本文主要以我校城镇规划专业开设的《版式设计》课程为例,研究如何在美术基础弱,零软件基础,且课时较少的情况下让学生掌握版式设计的原理及基本制作方法。如何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实战应用方法将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非艺术类专业
【摘要】本文以中职《车身涂装技术》课程为主题,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车身涂装”课程改革实践及相关问题。首先,结合中职的教学经验与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贯穿全文,对《车身涂装技术》课程的组织方法、实践方法进行了具体讨论;并且通过对汽车喷漆过程的解析,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与教学实践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15-02  处于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领略着信息海洋“冲浪”的乐趣,感受到电子超文本的无穷魅力。只要输入既定的网址,本土的汉赋唐诗以超文本的形式展现自己的风采,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展示古典视觉神韵。这便是诗歌的“超文本”。本人引进“超文本”将诗歌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下面具体介绍诗歌的“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在制取氧气这一课时中,已初步了解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途径有很多种,因此在学习课题3制取氧气的内容后,将引入教材《中学化学实验教科书》中的实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