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探析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44516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党百年来,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从孕育形成到发展成熟再到日臻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干部、怎样培养干部”这一重大命题,不断适应政党建设、国家治理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制度供给、提高制度实效、强化制度刚性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强调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各国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关于新时代我国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习近平指出,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应对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稳定不确定性挑战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延长和塑造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经济环境的现实要求.关于我国如何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习近平明确提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所贡献"的原则,为新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借鉴苏俄(联)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苏区具体实际,围绕义务劳动、集体生产等,对农业劳动互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礼拜六义务劳动""共同耕种""耕种互助""劳动互助社"等,都是在实践中出现的互助合作形式.农业劳动互助不仅有效保障了苏区革命事业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农村社会的生产关系.通过梳理苏区农业劳动互助实践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脉络,可以为我们理解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动员、军民关系、农民运动和乡村治理等多重问题提供有益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