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唐代的进士在科举及第、春风得意之际,往往会将自己的姓名题写在大雁塔上,称之为“雁塔题名”,后人遂将其视为进士及第的代名词。本文拟就雁塔题名的渊源及留存实物等问题,作以初步探讨。 中国古代的科举取士制度始于隋朝,唐代是其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唐代的科举制度多因袭隋制,其岁举常选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等。其中,最受当时人们重视的就是进士科。进士科考取的难度非常大,在其鼎盛时期,每年参加考试的考生不下八九百人,但录取人数在通常情况下不过数十人,很多人熬白了头也一无所获。因此,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①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