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售价大多为两三百元的凯利通功能手机,让宁鹏创办的利通四方集团年销售额达到了上亿元。中国割裂的消费市场再次展示了不容小觑的商业机会。
这个魁梧的大汉出生于河南农村,自考成人本科学历,拥有十几年的销售经验,在销售行当一直做得风生水起。他2002年进入手机行业,以打造的一款八喇叭手机蜚声业界——该产品曾带来一年数亿元的净利润。
2009年底,宁鹏不想再继续替人打工,他拉着一批人投资400万元,打算“做个有理想的小公司”。他决定靠技术难度较大的翻盖机进攻乡镇市场。他相信在中国庞大的乡镇人口基数上,如果每年实现一个目标,也能“做大”。数月后,卖得好的机器出了品质问题,没有问题的机器又卖不动。这半年,创业团队备受煎熬,宁鹏也不知道出路,但他相信答案在市场一线。
宁鹏一年内跑了全国二三百个乡镇,见了上千名消费者,“早上八点十分出发,晚上我们回(市里)差不多十一点。选一个零售店待上一天,看他们怎么卖我们的手机。(消费者)买了后,我问他为什么要买这个手机,觉得这个手机哪里好、哪里不好。”
最终,宁鹏发现了细分市场上切实存在的刚需——乡镇消费者在户外嘈杂环境下需要大音量。他决定推出名为凯利通的“音响手机”,与过去的山寨机相比,凯利通手机不仅音量大、音色纯,而且还脱离了无战略构想和品牌定位的作坊式公司阶段。2012年起,宁鹏将声音的特色传导至新成立的智能手机事业部,号称“美声美色”、“智能影音”。
跟风者陆陆续续出现。这位1975年生的销售达人颇为自信,他并不能一直发现细分到生活底处的需求,但他往往可以引领这股潮流。他坚持低价策略,在用户选择与价格中努力寻找平衡点。宁鹏声称,看得见、摸得着的尽一切可能做好,可要可不要的功能坚决不要。
在智能机生存周期半年、功能机一年的三四五级市场,创始人身处一线给公司带来的快速反应能力效果卓绝。凯利通2010年销量为46万台,2011年为130万台,2013年的目标则为440万台。宁鹏表示,“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永远都不知道市场有什么需求,(发现了市场需求)要快速满足,否则你就晚了,而我始终了解市场。”
2013年3月,凯利通开始学习导入华为IPD流程管理。4月份,宁鹏带着他的11人核心团队进入了“黑马——华为特训营”。5月份,宁鹏再率团队前往阿里巴巴杭州总部,拜会阿里CEO陆兆禧,双方期待更深层次合作方案出台……
智能机时代的来临给手机行业带来了短暂的风光,移动互联网时代又给了它们一记重击。在风雨飘摇的手机行业里,这个从乡镇一路走出来的宁鹏和他的公司到底能有怎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