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辅助机构,应当适应职业教育需求,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利用现代图书管理技术,完善图书馆管理运行模式,为师生读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图书馆 服务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248-02
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将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劳动,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键因素,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是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辅助机构,图书馆工作应当服从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为读者,即广大师生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1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要求、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劳动者在从业前为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所接受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城镇化改造、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许多劳动者因为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而就业无门,用工单位对劳务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各生产领域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技师,使我国在精密加工等高端领域生产能力相对落后。要缓解现存的问题,只能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来解决。因此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也相当重视,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全社会都要重视职业教育,并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指出,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扶持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师资队伍。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总数已经达到1100万人,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
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数众多,如何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成败。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在办学时就应充分考虑如何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无论是教育、教学过程还是学校各个教辅机构都应为完成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尽到相应的职责。图书馆是学校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的汇集中心,是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信息收集传播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以学校的教学、教育为中心,具有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馆应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要求以及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服务。
2 职业技术教育对图书馆的要求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培养过程中具有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性、强调实际训练的实用性、培养对象的开放性、与具体生产高度契合的生产性、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的时代性等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的特点,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第一,要突出其教育职能。职业技术院校是以教育教学为本,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职业技术的应用教学,但还有别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更侧重于教学实践,对于教师来讲主要要求图书馆能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图书资料,要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成功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则是通过图书馆获取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补充课堂所学知识,并且能通过阅读其它方面的图书来提高自身修养、完善知识结构。第二,突出馆藏资源的应用性和职业性。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与科研院所和普通基础教育院校强调基础教育和科研不同,职业教育更强调的是所培养人才如何进行技术的实施和应用,这就要求馆藏文献更倾向于收集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图书资料,结合学校专业设置调整馆藏文献资料,突出实用性特点,更好的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第三,馆藏文献资料应突出前沿性和创新性。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应用技术日新月异,而各类教材由于出版周期等原因存在一定的滞后,如果完全按照教材所学,将会造成毕业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进入生产领域后与实际的生产技术脱节,跟不上技术的创新、发展,而生产企业不得不对其进行重新培养。所以在职业技术院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作为文献资料的集散中心,图书馆在文献资料的收集中,应重视和强调资料的前沿性,尽量收集最新的、具有创新性的各类文献,使师生能够获得更多代表最前沿技术的资料应用于教学当中,跟上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
3 适应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面对高速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运行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才能更有效的为教学服务,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技能人才。
(1)要改变图书馆重藏轻用的观念,真正做到收藏为用,以用促藏。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观念以收藏为重,考核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馆藏图书的数量和人均藏书数量,并且以收藏了多少孤本、善本以及文献的历史性为考核依据,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管理往往延续这种观念。但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必须紧跟前沿科技,才能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要更新观念,实现从“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转变,使馆藏文献能充分利用。
第一,要做到更好的为教学服务首先应调整馆藏文献结构,对学校师生进行全面调查,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加大技术应用类资料的收集,以文献资料的实用性、创新性、前沿性吸引师生走进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第二,做好文献资料的宣传推介工作。做好文献资料的分类和整理,通过编制文献资料目录发放到师生手中,或者制作成电子文档公示在网站上,并且不断更新,同时可以定期开展文献资料的宣传推介活动,展示最新的馆藏文献,使师生能够了解馆藏文献资源,方便师生借阅。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图书馆 服务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248-02
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将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劳动,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键因素,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是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辅助机构,图书馆工作应当服从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为读者,即广大师生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1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要求、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劳动者在从业前为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所接受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城镇化改造、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许多劳动者因为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而就业无门,用工单位对劳务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各生产领域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技师,使我国在精密加工等高端领域生产能力相对落后。要缓解现存的问题,只能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来解决。因此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也相当重视,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全社会都要重视职业教育,并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指出,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扶持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师资队伍。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总数已经达到1100万人,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
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数众多,如何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成败。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在办学时就应充分考虑如何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无论是教育、教学过程还是学校各个教辅机构都应为完成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尽到相应的职责。图书馆是学校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的汇集中心,是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信息收集传播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以学校的教学、教育为中心,具有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馆应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要求以及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服务。
2 职业技术教育对图书馆的要求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培养过程中具有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性、强调实际训练的实用性、培养对象的开放性、与具体生产高度契合的生产性、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的时代性等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的特点,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第一,要突出其教育职能。职业技术院校是以教育教学为本,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职业技术的应用教学,但还有别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更侧重于教学实践,对于教师来讲主要要求图书馆能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图书资料,要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成功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则是通过图书馆获取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补充课堂所学知识,并且能通过阅读其它方面的图书来提高自身修养、完善知识结构。第二,突出馆藏资源的应用性和职业性。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与科研院所和普通基础教育院校强调基础教育和科研不同,职业教育更强调的是所培养人才如何进行技术的实施和应用,这就要求馆藏文献更倾向于收集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图书资料,结合学校专业设置调整馆藏文献资料,突出实用性特点,更好的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第三,馆藏文献资料应突出前沿性和创新性。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应用技术日新月异,而各类教材由于出版周期等原因存在一定的滞后,如果完全按照教材所学,将会造成毕业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进入生产领域后与实际的生产技术脱节,跟不上技术的创新、发展,而生产企业不得不对其进行重新培养。所以在职业技术院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作为文献资料的集散中心,图书馆在文献资料的收集中,应重视和强调资料的前沿性,尽量收集最新的、具有创新性的各类文献,使师生能够获得更多代表最前沿技术的资料应用于教学当中,跟上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
3 适应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面对高速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运行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才能更有效的为教学服务,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技能人才。
(1)要改变图书馆重藏轻用的观念,真正做到收藏为用,以用促藏。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观念以收藏为重,考核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馆藏图书的数量和人均藏书数量,并且以收藏了多少孤本、善本以及文献的历史性为考核依据,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管理往往延续这种观念。但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必须紧跟前沿科技,才能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要更新观念,实现从“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转变,使馆藏文献能充分利用。
第一,要做到更好的为教学服务首先应调整馆藏文献结构,对学校师生进行全面调查,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加大技术应用类资料的收集,以文献资料的实用性、创新性、前沿性吸引师生走进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第二,做好文献资料的宣传推介工作。做好文献资料的分类和整理,通过编制文献资料目录发放到师生手中,或者制作成电子文档公示在网站上,并且不断更新,同时可以定期开展文献资料的宣传推介活动,展示最新的馆藏文献,使师生能够了解馆藏文献资源,方便师生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