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瘤方加减治疗化疗后正虚痰凝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6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q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消瘤方加减对化疗后正虚痰凝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生活质量、肿瘤负荷情况及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 收集化疗4~6个疗程结束临床评估为完全缓解或不确定的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入组后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消瘤方加减口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KPS评分、肿瘤负荷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 (IgA)]水平,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疗效,计算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疗效中好转率(80.00%)高于对照组(13.33%),治疗组恶化率(0)低于对照组(6.67%,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疲倦、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不振、便秘评分,中医症状积分,LDH、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IgA、IgG、IgM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瘤方加减可以有效改善化疗后正虚痰凝型DLBCL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肿瘤负荷指标,并可减少复发.
其他文献
脾虚气陷型脱肛,主要因中气不足,气机下陷所致,故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临床上常用的代表方为李东垣所创的补中益气汤.本病属于虚劳疾患,难治又容易复发,在临床治疗时,常联合针灸、注射和手术等疗法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对近年中西医联合治疗脾虚气陷型脱肛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以期为将来制订脱肛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优势人群”概念的提出与深化推动了精准医学的发展,使肿瘤患者生存获益明显改善.界定中医优势人群的内涵与外延,提出基于生存获益评价的筛选标准,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引入符合优势人群特色的富集设计方法,聚焦优势人群的中医学特征,将为提升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疗效提供新策略.通过提炼中医优势人群应用特征可丰富中医证候科学内涵和生物学基础、精准临床定位以提升中医药防治疗效、指导中医药作用机制探索、促进抗肿瘤中药新药研发及实现中医药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