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vascular exclusion of peripheral aneurysms with polytetrafluoroethene stent graft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ia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外周动脉瘤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例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腔内修复治疗的外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4~74岁,中位年龄52岁。患者包括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锁骨下真性动脉瘤2例,内脏动脉瘤4例,髂动脉瘤2例,股动脉瘤4例;真性动脉瘤7例,假性动脉瘤6例。

结果

13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即时疗效满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瘤腔消失,远端动脉搏动正常。术后随访3~18个月,1例髂外动脉瘤术后3个月出现股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予以手术修复,其余病例未见手术并发症,外周动脉瘤消失,支架通畅,远端肢体或脏器动脉无栓塞,供血正常。

结论

采用PTFE覆膜支架对外周动脉瘤进行腔内修复术,创伤小,能有效治疗外周动脉瘤。

其他文献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CP患儿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运动发育迟缓,对于某些受累严重者会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脊柱侧凸。脊柱侧凸发病年龄早、成年后侧凸继续进展是此类侧凸的特点[1]。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脑瘫患者合并脊柱侧凸的基础及临床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水平。
期刊
目的研究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特点。方法对来自遗体捐赠的5具成人男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同时收集2012年1月至6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的10例中低位直肠癌男性患者接受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时的术中录像资料。结合尸体解剖过程,手术录像中重点观察直肠后方、前方、侧方游离过程中所涉及的盆腔自主神经,比较尸体和活体关键解剖结构的异同。结果尸体解剖观察发现,在腹主动脉表面可见腹主动脉丛,左干与右干
目前应用HabibTM 4X进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的报道很少,我们在1例脾淋巴管瘤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了此种术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比较输尿管全长切除和输尿管部分切除治疗输尿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至2011年8月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输尿管全长切除组(61例)和输尿管部分切除组(41例)。比较两组术后膀胱癌发生率、输尿管癌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生存率等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输尿管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输尿管全长切除组患者术后发
病例1女性,17岁,因“右下腹疼痛5 d,加重半天”于2000年7月11日入院,术前诊断阑尾炎,行急诊手术,术前白蛋白33.5 g/L,术中见肠内容物及渗液约200 ml,阑尾轻度充血,右下腹肠管粘连,回肠末端距回盲部30 cm有一处直径0.5 cm穿孔,周围肠管约50 cm管壁呈皮革样增厚,肠管狭窄,切除病变肠段,行回肠端-端吻合,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第6天切口及腹腔引流有大量肠内容物流出,再次
期刊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的表达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腺癌的1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确诊时年龄、确诊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确诊时Gleason评分、确诊时M分期,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到达PSA最低值时间,生存状态,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
目的总结个性化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20例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4~58岁,平均43岁。6例为巨大动脉瘤(最大径>2.5 cm),7例为宽颈,3例为梭形,2例有穿支起自瘤颈,6例有重要的分支起自瘤体,2例为介入栓塞后复发的动脉瘤。根据术前影像资料制定个性化手术策略。常规采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肺癌导致的死亡已经超过其他恶性肿瘤位居第1位[1]。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所占比例近80%[2] 。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是非吸烟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容易早期出现血行转移。近年来肺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3]。针对肺癌疾病谱的改变,外科手术方式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肺叶切除
期刊
目的以MRI为评估手段,对比在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和正常人两组人群中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的改变,观察椎旁肌退变情况并分析椎旁肌退变与退变性腰椎不稳腰椎曲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60例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退变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无腰椎不稳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两组 MRI T2WI上 L4~S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穿刺置管方式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3年3月2 007例接受静脉穿刺置管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2 005例恶性肿瘤患者和2例良性疾病患者,男性38例,女性1 969例;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47.6岁。对穿刺方式、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和治疗效果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患者带港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