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重要视点:传统文化与环境伦理学的冲突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un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环境伦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嫁接,毫无疑问是完成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重要环节。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并不是一种完全对应契合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的冲突或矛盾,主要体现在混沌的整体性,宗法伦理的阴影,回归自然情绪中的无奈与矛盾。正视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完成环境伦理本土化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和谐哲学思想。就丰富而言,“新理学”体系既有社会生活方法论中的人与人和谐;又有“天地境界”说中的“天人”和谐。就深刻来
近年来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事故发生给我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并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我国煤矿事故在爆发之前多数事故征兆已经暴露出来,事故90%以上是由于管理
带压作业装置是一种不需要压井或放喷便可以直接进行井下作业的特殊设备,液压卡瓦作为带压作业装置的核心组成部件,对带压作业装置能否安全可靠运行起关键性作用。通过对滑块
完善的国家赔偿制度是民主法治的标尺和安全阀,是国家对公民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和标志。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是实现国家赔偿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赔偿请求人能否最终获得赔偿。本
1883年的金融风潮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的事件,它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对刚刚诞生的徐州利国煤矿的冲击正是这种影响的缩影。金融风潮限制了社会资金的流动性,挫
研究传统是学派存在和发展的基因。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传统,它包括以人工自然为核心的本体论、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方法论和以服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