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今年两会,一个重要的讯号令人欣喜:“政府预算应该全面公开化,这个目标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人们发现这样的细节改变:过去开完会就收回的预算文本,现在参会人员已可以带走,预算的“秘密”色彩正在消退。
民主能否管住“钱袋子”?沉寂已久的人大预算监督问题,再度涌上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颇为热门的民主话题。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会同15个部门,已经提出了《预算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期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国家预算在调节国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预算的合理性既是关乎民生大计,也是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条件。政府的钱如何花,花多少?加强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完善制度,提高透明度,保证预算合理性的最大化,才是把好人民“钱袋子”的根本。
关注“政府预算”,期待各级政府以看得见的诚意、看得懂的预算,公开接受民众监督。
今年两会,一个重要的讯号令人欣喜:“政府预算应该全面公开化,这个目标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人们发现这样的细节改变:过去开完会就收回的预算文本,现在参会人员已可以带走,预算的“秘密”色彩正在消退。
民主能否管住“钱袋子”?沉寂已久的人大预算监督问题,再度涌上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颇为热门的民主话题。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会同15个部门,已经提出了《预算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期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国家预算在调节国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预算的合理性既是关乎民生大计,也是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条件。政府的钱如何花,花多少?加强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完善制度,提高透明度,保证预算合理性的最大化,才是把好人民“钱袋子”的根本。
关注“政府预算”,期待各级政府以看得见的诚意、看得懂的预算,公开接受民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