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临床眼科随访对比分析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技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诊断和随访中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我科收治的胎龄小于37周或出生体质量小于2000g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在生后4~6周采用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及间接眼底镜等眼科检查进行ROP筛查,共检查49例,98只眼,同时行双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两者对照分析。结果眼科检查确诊ROP患眼41只,包括Ⅰ期8只,Ⅱ期19只,Ⅲ期6只,瘢痕期8只,未发现Ⅳ、Ⅴ期的患儿。CDFI与眼科检查对照特异性为85.5%,敏感度为76.7%。其中Ⅱ、Ⅲ期表现为: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信号异常丰富,血管细小分支增多,走行迂曲,收缩期峰值流速(VS)测值无明显改变,舒张期流速(Vd)减低,血流阻力指数(RI)增高,在眼底正中视乳头区域可见强回声短条状结构突向玻璃体内,Ⅰ期ROP的8只眼CDFI未发现明显特征性改变。结论Ⅰ期ROP的CDFI表现不典型,而Ⅱ~Ⅲ期患儿眼底视网膜血管病变CDFI具有特征性的图像表现,CDFI对于ROP高危人群的常规初筛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正如法国作家孔巴兹所言,教育学应该是精神生态学,“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镀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新一轮课程改革,高扬生命的旗帜,而让学生共同感受新课标的核心魅力,那就是感悟生命、飞扬生命,开掘激情、张扬激情。由此演绎出众多的教育内涵: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是一种“体验”,教育是一种“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