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静脉输液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于姿势控制后行静脉输液穿刺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77例,按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常规输液;干预组81例,在姿势控制后进行输液.比较2组输液时间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常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64.3%,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平均耗时(5.77±3.60)min,干预组平均耗时(4.92±3.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合理的姿势控制后行静脉输液,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其他文献
小儿低钠血症主要见于摄入无盐液过多或钠丢失过多,水相对增多,导致血液稀释;脑功能失调引起的"脑耗盐"综合征(CSW)、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综合症(SLADH)导致水相对潴留.
目的 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具有附加异常的Ph阳性克隆的演变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收集37例CML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骨髓标本培养24 h,G显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炎症反应与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白细胞、血小板及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在炎症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目的分析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诊断的8例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病例资料。结果 8例冷球蛋白
在考察聚氯乙烯/聚氨酯/纳米碳酸钙(PVC/PU/nano-CaCO3)反应挤出工艺的基础上,结合PU的反应特点,将表面处理的nano-CaCO3利用超声辐照技术并经搅拌分散于L-MDI中,采用反应挤
目的研究p53胃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抗p5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Do-7对196例胃癌,59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37例早期胃癌组织p53的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2%,临床上以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为常见,中医病名为尿血.近十年来,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BPH及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 法对36例BPH和44例PCa组织中ET-1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判断染色部位
目的:总结用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经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26例,将张氏手术和Ikeda手术结合应用,发挥各自的优点.结果:12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它的酶CDK4基因表达,以及这种表达的改变是否影响神经细胞凋亡。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和实验组(n=28),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