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刍议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ba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刚性要求,而且是中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古代,人们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虽然简单,内涵却极为丰富,它实际上表明了我国古代圣贤先哲的人才观以及对人才培养经验的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长的必然规律。
  我国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小太阳”可谓呵护备至,各方面的关爱无所不用其极。孩子上学以后,在最大限度满足其物质需求的同时,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多少,在班内及年级位次如何。而对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即走出家门、校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则基本不予考虑或很少考虑。学校则被学生人身安全问题深深地困扰着,说到底是一个怕承担责任的问题。平心而论,学校也有学校的难处,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耽误文化课的学习不说,万一二出了安全问题怎么办?校长、班主任、领队老师可是脱不了干系的。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须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角度看问题,而不能只是从个人利害关系的角度去看问题。培养不出胸有大志、勇于担当、洞察社会、德才兼备、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批人才,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会有美好的未来吗?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吗?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只有不断经受暴风雨洗礼的松柏,才能屹立于峻峰之巅。人类社会和自然造化之间是相通的,优秀人才的成长是必须经风雨、见世面的,是必须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历练成长的。而且,这个过程从中学时代就必须开始。
  因此,广大家长必须转变观念、为孩子的长远和未来着想。读一读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吧,如果赵太后不同意送宝贝儿子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以换取齐国出兵救赵,并为长安君赢得一笔巨大的政治资本,那么,“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个两千年前的故事值得现代社会中的广大家长深思和借鉴。我们不但要大力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社会各领域,了解社会,体察民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磨炼自己,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我们的学校要坚决从“怕”字当头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以“为国育才,舍我其谁”的气概和责任感,按照主管部门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当地实际,利用当地资源,积极稳妥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要确保学生安全,也要注重实际效果,切不可图形式、走过场。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有收获、有体会、有感悟,不断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校内、校外两个课堂双丰收。
  希望社会各界对学校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因为培养下一代毕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主管部门对学校要多一些指导和支持,转变对学校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特别是要转变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坚决摒弃那种单纯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片面做法,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放心大胆、理直气壮地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辟第二课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人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人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正>一、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机制的客观经济基础 1、农业信贷是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 步入新世纪,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
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基于吉林省某市的企业电力数据,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复工复产预测模型,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复工复产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教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我认为,在具体的政治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到今天,国有企业的生产环节中的管理问题已基本解决,核心问题是企业内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各个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而这些关系的协调
期刊
16世纪末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其宗教神权思想成为蒙古社会的统治思想,对蒙古史书的编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7世纪蒙古编年史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深受黄教影响,因而这些蒙古
近年来,无棣紧紧围绕土地基本国策,大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之风,倾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取得显著成绩。在新技术上求突破企业增产不增地。无棣县土地资源丰富,有200万亩滩涂,120万
本文试图在经济增长文献所预测出的收敛性理论的基础上,对江苏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异做出实证的分析,为实施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战略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本文首先对江苏地区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