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倾听策略初探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aotiancx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科教学呼唤有效倾听
  为切实推进学科有效教学,我们首先排查影响因素。通过常态课观测与分析,我校大多数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效率低,这与教师只顾执行教案、完成教案有关。主要表现在:缺乏自我倾听意识,不关注和组织学生倾听;即使关注了学生的倾听状态,也无法组织学生有效倾听。
  教师缺乏思维的倾听,就意味着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学生发生的实质性问题,也不能发现学生亮点,自然就不能在瞬间做出教育的决定,更不能提炼教学目标,及时转化成方法、技能,忽略了学生方法性知识的学习。
  我们将通过实践研究,使教师和学生在倾听与倾诉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发教育的意义,赋予它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我们并非夸大倾听的作用,而是希望将倾听配合其他教育教学方式,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二、有效倾听焕发教学活力
  “倾听是一种教育行为教育方式。它弥散、渗透、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倾听和探究的过程。”(成尚荣)两年来,我们以学科教学为载体,以建立组织学生有效倾听的基本策略体系为切入口,综合多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炼出培养学生有效倾听的教学策略。具体阐述如下:
  1.以有效教學活动设计吸引学生倾听的策略
  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建立在教师与文本对话、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搭建专家指导备课和骨干引领集体备课的平台,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我们主要采用“与文本对话辅读——质疑问难”双向交流的方式,侧重做到两个“把握”:一是把握教材的内容与具体要求,二是把握教材前后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框架。
  2.以有效情境创设吸引学生倾听策略
  有效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指向创设倾听情境和问题情境,刺激学生有意注意的同时,也刺激学生思考、表述的需要。从技术面而言,有效情境的创设一种是技术性情境的创设。运用生动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符合儿童的生活情趣的动觉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倾听欲望;另一种非技术性情境的创设,则要根据学情需要,创设生活模拟情境,例如:对话情境、表演情境、猜谜情境、游戏情境……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非技术性情境的创设中,尤其要关注学困生,创设给予他们心理安全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没有顾虑、没有忧愁的氛围中专心倾听,给予他们真切的帮助和服务,尽量在课堂上减少学生之间学习质量的落差。
  3.任务驱动策略
  我们在研究课例中发现,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往往形成教师与发言者之间的单向交流。在这种交流状态下,教师对其他学生往往就忽视了。为了调动不专心倾听、不发言的学生有效倾听,巧妙地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例如在语文教学课例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经常采用转述或复述等方式,通过转述或复述别人的话语的意思,关注和调动个别学生的倾听;还有些教师与文本深入对话,充分挖掘文本“空白点”,以独具匠心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想象和补充;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评价和分析教师言论、伙伴发言,以此促进教师与发言者、教师与倾听者、发言者与倾听者这三者网状互动的有效交流。
  4.情感诱导策略
  教学三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位居首位,由此可见,我们教育的对象具有鲜明的情感价值,教师自身良好的体态语言、教学艺术就能体现有效的情感诱导:
  (1)鼓励性评价策略。抑扬顿挫的讲述、真诚的微笑、适当的肢体语言都能给予学生激情、鼓励、赞美,这种体现民主、渗透人文关怀的情感诱导,最能吸引学生侧耳倾听。如“你真会倾听,连同学发言中的这个小错误都被你发觉了……”“你说的多完整呀,跟别人说的不一样。”这样的评价,会促使其他学生也专注倾听,及时对头脑中已形成的信息再加工处理,提高表述的质量。
  (2)行为提示策略。当学生不太专心,教师可通过调节语速或停止讲述,提高学生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关注倾听。采用口形提示法,用手势动作引起学生注意,促进学生视觉器官与听觉器官的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5.倾听专项训练策略
  构建倾听专项训练平台,为教师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供了有利的支撑。针对学生学科呈现的实际问题,倾听专项训练能有效进行解决。譬如:袁××老师针对学生习作中词汇积累有限、表述凝滞这一问题,进行随堂佳作赏析的听练活动,经过半学期的坚持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构段、表达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认识和提升;由此,我们认识到:倾听专项训练要有主题、有系列地开展,必须围绕主题,坚持训练,做到课课练,常抓不懈。
  在后续实践研究中,我们要将研究对象从学生转化为教师,在研究和推广调动学生课堂有效倾听策略的同时,关注教师自身有效倾听行为及能力的研究,真正“从教师到学生,成为向着倾听的最高层次前进的追求者”!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
  [2]胡冬芳.《教育新思维》之《他听你说与你说他听》.
  [3]成尚荣.《倾听,教育的另一种言说》.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平冈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的今天,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培养任务之一是训练思维,只有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同时积极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数学思维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教学 数学思维 和谐课堂    一、数学思维的培养依赖于“和谐教学课堂氛围”的创设  课堂教学需要和谐。教学
美国国际管理集团(IMG)的创建者马克·H·迈克是世界一流的管理专家,他自己介绍,他从一位好朋友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你只有把钱花光才会离开。不过他的长处仅此 Mark H.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