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思想品德课做了全方位的修改,作为一门德育科目,旨在把当代青年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要求教学做到以德育作为目标,以践行作为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一直以来,思想品德课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造成了教学目标与德育功能脱节,教学评价与学生践行脱离。为了符合学科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做到教学目标与德育功能统一,教学评价与学生践行结合。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中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就是要在学生处于懵懂状态时给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能学到正确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观念,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方向是从学生的思想观念领域进行开发,转变学生落后和错误的思想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落实学科的德育功能。
另外,教师还要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注重教师的模范作用。作为教师,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努力做到“言传身教善为先”,以善待人,以善处事,以善接物。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勤于学习,把自己的综合素质再提一个台阶。这样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更有说服力。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传统课程,它是触动学生心灵的课程。思想品德课从我们所处的生活大环境出发,以实际为例,探讨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上课模式早已不适合现代教育模式,教师要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人教版中的“主题探究”“实践评价”等版块,就是要求教师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走进活动、走进社会、亲身体验、用心感悟,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设计活动时应做到内容丰富、目的明确、形式灵活。
形式可以是竞赛、走访、调查;可以是班级、小组、个体;可以在校内、街道、村组;可以在课内、课前、课后;更可以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在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大发展”的课堂内容时,我们要积极去创造一些让学生参加实践的条件,让他们在实践当中感受祖国的巨变;我们要教育学生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自豪,中国之所以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確领导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着力于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并且努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这才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三、在讲课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结合实际教学是当今课改的一大要求,只有结合了实际,教学才会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才能给学生、家长一份满意的答卷。教师在教授《集体的事大家做》一课时,可以联系所在班集体,分析班里的具体情况,发起学生大讨论,鼓励大家发言。对于那些积极维护班级荣誉的学生,教师要点名表扬、称赞,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包括人格、纪律、态度等。凡是班里有谁不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教师就要批评他们,以教育帮助他们。在教学《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课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以现实为基础,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课文中的道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勤于检查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看其是否能够从学习中学到一些真正实用的知识。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后,在日常生活中才会积极地去运用,学生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熏陶。
四、结合教材内容具体举例
举例教学是很多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举例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举例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融入具体生活当中,学以致用。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引用具体事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比如说拾到东西要交公,否则就会养成贪小便宜的坏习惯;做错了事要承认,养成有错就改的好习惯;等等。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力表扬班上有拾金不昧精神的学生,号召大家一起学习他们的精神,由此一来课堂上的气氛就会变得十分融洽,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学生是比较喜欢教师在课堂上多举教学实例的,这对于整天呆在教室里的他们来说十分有吸引力。从客观上讲,他们也有必要学到一些生活上的道理。
思想品德课是围绕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全面增强学生客观认识社会的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课程。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就要按照课程的要求来授课,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学要按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教师积极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阐释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只有在我们教师积极、认真的教育下才能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 袁 妮)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中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就是要在学生处于懵懂状态时给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能学到正确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观念,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方向是从学生的思想观念领域进行开发,转变学生落后和错误的思想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落实学科的德育功能。
另外,教师还要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注重教师的模范作用。作为教师,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努力做到“言传身教善为先”,以善待人,以善处事,以善接物。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勤于学习,把自己的综合素质再提一个台阶。这样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更有说服力。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传统课程,它是触动学生心灵的课程。思想品德课从我们所处的生活大环境出发,以实际为例,探讨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上课模式早已不适合现代教育模式,教师要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人教版中的“主题探究”“实践评价”等版块,就是要求教师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走进活动、走进社会、亲身体验、用心感悟,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设计活动时应做到内容丰富、目的明确、形式灵活。
形式可以是竞赛、走访、调查;可以是班级、小组、个体;可以在校内、街道、村组;可以在课内、课前、课后;更可以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在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大发展”的课堂内容时,我们要积极去创造一些让学生参加实践的条件,让他们在实践当中感受祖国的巨变;我们要教育学生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自豪,中国之所以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確领导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着力于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并且努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这才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三、在讲课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结合实际教学是当今课改的一大要求,只有结合了实际,教学才会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才能给学生、家长一份满意的答卷。教师在教授《集体的事大家做》一课时,可以联系所在班集体,分析班里的具体情况,发起学生大讨论,鼓励大家发言。对于那些积极维护班级荣誉的学生,教师要点名表扬、称赞,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包括人格、纪律、态度等。凡是班里有谁不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教师就要批评他们,以教育帮助他们。在教学《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课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以现实为基础,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课文中的道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勤于检查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看其是否能够从学习中学到一些真正实用的知识。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后,在日常生活中才会积极地去运用,学生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熏陶。
四、结合教材内容具体举例
举例教学是很多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举例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举例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融入具体生活当中,学以致用。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引用具体事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比如说拾到东西要交公,否则就会养成贪小便宜的坏习惯;做错了事要承认,养成有错就改的好习惯;等等。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力表扬班上有拾金不昧精神的学生,号召大家一起学习他们的精神,由此一来课堂上的气氛就会变得十分融洽,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学生是比较喜欢教师在课堂上多举教学实例的,这对于整天呆在教室里的他们来说十分有吸引力。从客观上讲,他们也有必要学到一些生活上的道理。
思想品德课是围绕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全面增强学生客观认识社会的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课程。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就要按照课程的要求来授课,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学要按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教师积极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阐释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只有在我们教师积极、认真的教育下才能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