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是万万不行的。大邱庄的沉浮,留给人们太多遐想和思考。
当年有句顺口溜:“宁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庄”,说的就是天津静海县的大邱庄。这么一个穷地方,后来竟被禹作敏弄得全国闻名。
迅速崛起
1977年,禹作敏是大邱庄党支部书记。原来这年冬天,大邱庄在新的村干部选举中,再也不愿忍受贫穷的农民,提出“谁能带领大队致富,谁当书记”的要求。禹作敏,在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认定只有向“钱”看,大邱庄才能向“前”看。
在全国大多数农村还在指望从土地带来财富的时候,禹作敏毅然提出办乡镇企业。1978年10月,大邱庄第一个工业企业大邱庄冷轧带钢厂建立。当时,钢材可是炙手可热的短缺物资,冷轧带钢厂获取巨额利润,帮助大邱庄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依靠钢铁工业,大邱庄迅速摆脱了贫困。
面对一些人指责大邱庄“挖社会主义墙角,抢国有企业饭碗,搞资本主义”,禹作敏毫不客气地回应:“大邱庄只有资本,没有主义。”
1992年,大邱庄由当初的一个企业,发展成津美、万全、津海和尧舜等四大集团公司,产值从10万元猛增至41亿元。这一年大邱庄变成了“中国第一村”。当年《纽约时报》记者在对大邱庄的报道中称:“这个村有4400人,却有16辆奔驰轿车和100多辆进口的豪华小轿车,1990年人均收入3400美元,是中国平均收入的10倍,1992年,大邱庄的工业产值据称达到了40亿元。”
迅速衰落
当年禹作敏迅速完成资本积累,使大邱庄红极一时;但正因为“没有主义”只“向钱看”,导致他作奸犯科被判刑,使大邱庄在集体经济达到鼎盛时期迅速衰落。
但大邱庄人不甘就此沉沦。1997年,大邱庄再次兴起,工业产值达到130多亿元,财政收入9000多万。不过,这次大邱庄真有点时运不济,正好赶上亚洲金融风暴,受到市场和资金的严重影响,经济迅速陷入低迷,所有企业几近停产。
与此同时,原有的治理模式所固有的产权不明确、社会负担沉重等弊端,也开始因经济形势的恶化而显现负面影响,大邱庄霎时变得萧条寂寥。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从1997年6月开始,大邱庄进行了包括产权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460家企业,80%民营,20%由外资和集体参股,还吸收了2亿私人资本,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困难。
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新体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大邱庄成为天津市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在未来5至10年内,大邱庄将建设成为具有高度产业聚集的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将建成团泊新城的产业支撑和主要就业区。
长期关注中国农村运行模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陆建华博士认为,大邱庄由盛到衰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即使有经济上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治理模式的失败,一个地方过度地依赖一个政治强人,决策、管理、运行没有体制化。”“一旦这个人出了事,反映在决策、运行、管理上的问题就会爆发、文化上的一致性就没有了,因为他是那个体制的支柱,是不可替代的。”
如此起伏跌宕,使得大邱庄人的心态变得微妙而复杂,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拒绝记者采访,年纪大些的人还很怀念禹作敏时代为他们提供的“从襁褓到坟墓”的多项福利。但是大多数人对大邱庄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年有句顺口溜:“宁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庄”,说的就是天津静海县的大邱庄。这么一个穷地方,后来竟被禹作敏弄得全国闻名。
迅速崛起
1977年,禹作敏是大邱庄党支部书记。原来这年冬天,大邱庄在新的村干部选举中,再也不愿忍受贫穷的农民,提出“谁能带领大队致富,谁当书记”的要求。禹作敏,在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认定只有向“钱”看,大邱庄才能向“前”看。
在全国大多数农村还在指望从土地带来财富的时候,禹作敏毅然提出办乡镇企业。1978年10月,大邱庄第一个工业企业大邱庄冷轧带钢厂建立。当时,钢材可是炙手可热的短缺物资,冷轧带钢厂获取巨额利润,帮助大邱庄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依靠钢铁工业,大邱庄迅速摆脱了贫困。
面对一些人指责大邱庄“挖社会主义墙角,抢国有企业饭碗,搞资本主义”,禹作敏毫不客气地回应:“大邱庄只有资本,没有主义。”
1992年,大邱庄由当初的一个企业,发展成津美、万全、津海和尧舜等四大集团公司,产值从10万元猛增至41亿元。这一年大邱庄变成了“中国第一村”。当年《纽约时报》记者在对大邱庄的报道中称:“这个村有4400人,却有16辆奔驰轿车和100多辆进口的豪华小轿车,1990年人均收入3400美元,是中国平均收入的10倍,1992年,大邱庄的工业产值据称达到了40亿元。”
迅速衰落
当年禹作敏迅速完成资本积累,使大邱庄红极一时;但正因为“没有主义”只“向钱看”,导致他作奸犯科被判刑,使大邱庄在集体经济达到鼎盛时期迅速衰落。
但大邱庄人不甘就此沉沦。1997年,大邱庄再次兴起,工业产值达到130多亿元,财政收入9000多万。不过,这次大邱庄真有点时运不济,正好赶上亚洲金融风暴,受到市场和资金的严重影响,经济迅速陷入低迷,所有企业几近停产。
与此同时,原有的治理模式所固有的产权不明确、社会负担沉重等弊端,也开始因经济形势的恶化而显现负面影响,大邱庄霎时变得萧条寂寥。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从1997年6月开始,大邱庄进行了包括产权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460家企业,80%民营,20%由外资和集体参股,还吸收了2亿私人资本,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困难。
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新体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大邱庄成为天津市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在未来5至10年内,大邱庄将建设成为具有高度产业聚集的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将建成团泊新城的产业支撑和主要就业区。
长期关注中国农村运行模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陆建华博士认为,大邱庄由盛到衰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即使有经济上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治理模式的失败,一个地方过度地依赖一个政治强人,决策、管理、运行没有体制化。”“一旦这个人出了事,反映在决策、运行、管理上的问题就会爆发、文化上的一致性就没有了,因为他是那个体制的支柱,是不可替代的。”
如此起伏跌宕,使得大邱庄人的心态变得微妙而复杂,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拒绝记者采访,年纪大些的人还很怀念禹作敏时代为他们提供的“从襁褓到坟墓”的多项福利。但是大多数人对大邱庄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