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助力习惯培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入学的学生,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他们的习惯培养,除了定班规、讲道理,还能做些什么呢?
  “爱读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如果在每天清晨最宝贵的时光里,我们以国学经典,以浪漫的诗歌,以琅琅的书声唤醒学生内在的秩序感,习惯的培养会不会事半功倍呢?
  我打算先从国学经典《弟子规》入手。虽然像“骑下马,乘下车”这样的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适用,但其中绝大多数礼仪规则仍然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于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希望学生能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经典,积累语言,养成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国学经典感兴趣,每天课前我都会给他们播放节奏明快、文化气息浓厚的国学经典《弟子规》的朗诵音频。一來二去,发现学生对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小文章很感兴趣,会不自觉地跟着读起来。播放的朗诵对于学生来说就相当于范读,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很强,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诵,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和情感美,避免了由着学生随意读而出现的唱读、顿读等现象。一段时间后,班里便有了课前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的琅琅书声,我们称之为“课前诵读五分钟”。
  良好诵读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朗读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学生读得很流利但由于读得速度太快,甚至听不出来停顿,这样就破坏了整体的节奏感。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诵读不久,对于节奏和停顿把握不到位,所以出现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单纯告诉学生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要有自然的停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懵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到学生平时最喜欢做游戏,于是,我就在游戏中渗透诵读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就这样,我们玩起了“默默数数”的小游戏,遇到逗号的时候心中默数完“1”的时间,遇到句号心中默数完“1、2”的时间。经过几次诵读练习之后,学生的诵读越来越有节奏感了。
  为了调动学生课前诵读的积极性,我经常会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小老师”带读、教师范读、领读、自由读、分角色诵读、以问促读、比赛读、拉圈读等不同的方式,每天的“课前诵读五分钟”就这样每天“变着花样”展开了。经过一个学期,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有节奏地背诵一整本的《弟子规》了。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还发生着许许多多美好和有趣的事情。记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们班的大屏幕在课上突然出故障了,维修的师傅来修理的时候问我屏幕出故障之前的情况。这时候,没有一个学生趁机乱说话,而班里的“诵读天使”突然站起来领诵“弟子规,圣人训”,然后,“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琅琅的读书声随之而起,直到我和维修人员交代完情况,大屏幕迅速修好。临走的时候,维修师傅向学生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小插曲虽然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但是学生的表现对于我来说是“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良好的反馈于学生而言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规则意识”以及“自律观念”有时候会像一份装满“惊喜”的礼物一样,在某些未知的时刻突然出现,给人以温暖和感动,会经由诵读潜移默化为学生们精神文明的一部分,良好的行为习惯便随之一点点被养成。
  学生从“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中慢慢感悟要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友爱相处;从“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中逐渐体会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朋友;从“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中慢慢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更从“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中感受着大爱以及悲悯之心。
  之后,学生从诵读《弟子规》到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从诵读金波的散文诗《春风带我去散步》再到《金子美玲诗集》,等等。从教室里的诵读,到回家诵读给爸爸妈妈听,再到自己开设朗诵电台……诵读的内容在变,时空在变,不变的是每一次诵读都在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诵”出了传承,“诵”出了文明,“诵”出了好习惯。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记者:丘校长,您好!关于贵校的“清单作文教学”,我们很感兴趣。请问它是如何产生的?您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丘苑银: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我校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清单作文教学”课题,打造出了“清单作文导读导写导评”三位一体的创新作文教学体式,实现了作文教学的变革。“清单作文教学”立足小学作文特点,以清单为指导,以单元主题训练为主,训练学生围绕作文清单进行写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观
思维导图,通常指的是把一些知识要素、结构和层次做成可视化处理的图形,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可视化和知识的结构化。它概括性强、信息量大、信息关联度高,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审辨思维的提升意义重大。  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如能引导学生巧妙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清作品内容,感受作品主旨,提升阅读质量,还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辨、重新建构,提升思维品质。  一、“画”在重要信息提炼处,促整体感知  整本书
摘要 以对多媒体教室应用有效性的综合评价为例,阐述基于AHP法进行教育装备评价的一种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 AHP;综合评价;教育装备  中图分类号 G40-0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0-0001-02  An Approach of Educational Equipment Evaluation based on AHP//Zhang Ge,Hu Y
针对这些年来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流派纷呈的现状,有知名人士指出: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作文教学,不管给其以怎样的名称,对其都只是一种修饰,语文、作文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是的,无论在语文或作文前面冠以何种名称,都是一种修饰语,这些修饰语的附加表明研究者对这个学科最核心的认识。正是这一认识,体现着研究者对这一学科的关注重点。也是这一认识,检验着研究者对这一学科本质认识的接近程度,较量的是研究者思想的深度与高度
摘要 在分析Blog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Blog在医学院校成人教学的应用以及今后的广阔前景。关键词 Blog;医学院校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0-0060-02    Blog是Web lo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简称网志,国内通常称之为“博客”。 Blog实质上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公告文章组成,这
【设计初想】  习作是儿童对生活的思考与总结。《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有五点要求。第一点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二点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一点是基础,是方向;第二点是技能,是方法。  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早熟,五年级时很多已经进入青春期,在公众场合表现得沉默安静。特别是女生,在习作教学中普遍不愿公开表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走过三重境遇。第一重“看山是山,不知山有别样”;第二重“看山不是山,山中只见云雾”;第三重“看山,依旧是山”。“走近”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人生,好像“走进”了教育界的“百科全说”。炎炎夏日,手捧此书,思考、阅读、写作,这是我从事教育工作后的第三次重读。  第一次读:看山是山  第一次接触《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在参加工作后的第2年,学校教导主任送来此书。那时的我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  1.师生打招呼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声音很响亮,很有礼貌!  【评析:口语交际课从打招呼开始,关注学生说话的声音大小,关注学生说话的礼仪。】  2.采访学生  师:老师前几天要大家每人都带一本课外书来,你们都带了吗?  生:带了。  师:你们都带了什么书?介绍之前,大家要做到“一听二记三说”,就是先认真听别人讲,记住别人所讲的话,然后补充发言。(板书:
经常有老师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时,(填空时)音节上标了声调对不对?”  看来,很多老师对这个问题很纠结。  因为,这样的题型在试卷上经常出现,而标准答案往往又很机械,所以老师们看到学生“画蛇添足”加了声调,总是不忍心扣分。  这不,前两天又有一位外省的老师发来微信,征求我的意见:  “陈老师,有一个语文的知识点想讨教一下,关于小学生查字典,写‘音节’的时候,音节是有声调还是没有声
六月六日这天,恰逢礼拜六休班。卢六一大早就坐公交出门了,回来时手里就多了一个方便袋,等他把里面簇新的连衣裙递给小丽时,她竟一脸的不解。这不年不节的,你给我买裙子干啥?还是红色的,这多招人眼啊。小丽说归说,还是把裙子抖开紧紧地贴在自己胸前左看右看,竟不愿放下手来了。裙子把她的小脸映得红红的,竟多了几分妩媚。   卢六说,看你这记性,今天六月六,咱俩的结婚纪念日啊。我再怎么没本事,买条裙子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