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的各行各业中。计算机应用的巨大变化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是适应信息社会生存的必要手段。因此,从学生学习计算机抓起,计算机课程成了初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然而初中计算机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作者希望从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教学经验出发,针对当时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希望为提升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夯实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初中计算机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一、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教学知识老化,不能跟上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时代的需要。
  计算机教学有其学科的特殊属性,教学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现状影响,因知识结构水平有差异,不能及时跟上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导致计算机教学效果不同。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普及和发展,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个量的累积,而且随着计算机在家庭中的应用和普及,学生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因素都加大了计算机老师的教学难度和压力,要求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知识体系,适应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时代的需求。
  2.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计算机刚刚兴起的时期,不管教师的授课方式如何,授课内容如何,学生都能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因为一个新鲜事物本身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已经拥有计算机,学生已经在上学之前就开始接触计算机,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这时,教师还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讲授计算机知识,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电脑上演示完之后就由学生操作学习,领悟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很快就学会,但是学生的自身素质存在差异。因此,不爱学的学生就会在计算机课堂上开小差,不认真学习课堂讲授的计算机知识。
  3.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影响计算机教学效果。
  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中考主要的考试科目是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因此,学校对计算机课程不是特别重视,在学校进行课程安排时有意无意地对计算机课程进行缩减。而且在一些偏远地区,多媒体设备不能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从而影响计算机教学效果。另外,很多初中计算机老师身兼多职,在教授计算机的时候还得教授初中的一些其他科目,这样教师就更没有多余的精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二、解决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需要教师树立正确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不仅是对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是对学生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只有教师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才有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比如可以通过课本和网络自学,这对于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知识体系有很大益处;教师还可以鼓励自身参加相关资格证的考试,不断地充实自己,有能力的还应该参加相关计算机技能大赛。只有将自身放到一个动态的、前沿的计算机平台上,才能切实掌握最新的计算机信息。另外,教师在进行自我努力的同时,学校应该提出相应的鼓励帮助措施。首先,学校应该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培训制度,因为只有有了制度才有教师进行培训的规范和相关程序。学校应该做好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培训。学校的岗前培训可以使教师在上岗之前就使自身的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为提高初中的计算机教学水平打下良好的教师基础。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上边演示,学生在底下自己操作完成,这样的授课方式很难吸引学生,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一些有趣的、通俗易懂且具有发散思维的教学手段,将无趣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起来。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的起源发展时不要照本宣科,对着文字或电脑屏幕给学生读,可以在讲的过程中插入一些对计算机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的奇闻逸事,这样不仅能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水平。
  学生本身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安排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对于一些能力强些的学生,可以在讲完课堂内容后适当地加深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到更多计算机知识。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指导,使他们不被落在其他同学的后边。而且为了缩小班级内差异,提高整体水平,教师可以组织计算机相关竞赛,比如汉字输入、电脑绘画等。
  3.学校需要提高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
  虽然计算机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但是它是二十一世纪每个学生必备的能力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提升,因此,学校在保证学生数理化等科目的课程安排时要使计算机的课程安排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使学生在将来走出校园,走近社会,也能将学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起来。
  总之,初中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一起努力改变现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初中整体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将来学生走入社会可以自己动手利用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边文艳.初中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网络科技时代,2008,12.
  [2]陈康明.从初中计算机特点及入手,探讨教学模式及设计方案[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8,10.
  [3]贡梅.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J].科学之友,2009,09.
其他文献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s(WSN nodes) have limited computing power,storage capacity,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and energy and WSN nodes are easy to be paraly
我局系统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简称“五四三”)活动,已有四年,现在谈点初步体会。统一对领导“五四三”活动的认识开展“五四三”活动很重要,这一点大家没有不同意见。但是在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进行了很大变革,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许多方面都提出新要求,如将“体育”改成“体育与健康”,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课更体现其综合性,对学生体能发展及锻炼全都有了更高要求。其实正是由于初中这一阶段,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且是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非常重要的阶段。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教学中如何着眼学生体能发展及锻炼身体进行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走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是单一的打字排版等简单应用,逐渐多样化、复杂化,也就是说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必须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而研究性学习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教学方法,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研究性学习 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走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是单一的打字排版
“冬病夏治”是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经济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给社区百姓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我院中医骨伤科今年开展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计算机作为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已经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好计算机成为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计算机教学也成为中学必修课程。但是与教学改革、时代需求相矛盾的是高中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高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中计算机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同志们、朋友们 :正当我们满怀胜利的豪情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时候 ,全国钨矿企业行业自律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是我国钨业界的盛事。来自全国钨
随着关于肿瘤的研究不断深入开展,使人们对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Hanahan等~([1])指出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异常(reprogramming of energy metabolism)特
赏识教育是在把做人的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把做人的责任也让他承担起来,让孩子的无形生命升华的同时,让他们的有形生命经得起风雨磨难。有人认为给孩子无形生命的赏识太多,会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一旦在社会上得不到赏识就会适应不了。学校体育真正的本质是育人,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不易受各种旧习惯和传统的约束
摘 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求《PLC系统编程与维护》课程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与实际生产更贴切,并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生产一线工作。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重点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和开拓能力加以培养,传统的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因此在《PLC系统编程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项目式一体化教学,并对其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PLC 教学改革 项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