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是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构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基础。而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良好的成长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丰富孩子的认知。在全面贯彻落实新《纲要》的今天,我们应积极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提供机会、选择恰当的教育手段,使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
一、开设礼仪品格教育课程,为幼儿提供显性的德育环境
显性的德育环境是以明确的、外显的、直接的方式影响幼儿品德行为和发展的环境,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园一直以常规教学为主阵地,对幼儿进行显性渗透教育。教师把德育教育容纳到各领域教学之中。如:在进行语言活动时,通过故事、诗歌中的动物、人物的行为引导幼儿去认识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但以上的这些只是浅显的,表面的,却没有给幼儿以真正的,直接的概念,例如:幼儿如何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何与人交往等等,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我们觉得只是这样的随机、渗透教育是不够的,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来指导幼儿,让幼儿真正地去学习正确的礼仪和品格,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其人生观的树立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2009年3月,我园在经过多次的考查后,在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四个年龄段开设了礼仪和品格教育课程,在活动中分别对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以及品格的自律、勇敢、宽容、勤奋、节俭等方面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实施近半年中,我园幼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孩子们能够主动和客人问好,早晨来园时和老师、小朋友主动问好,幼儿的言行举止得到的规范,在走廊里大声喧哗的小朋友少了,在操场上见到纸屑能够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的多了。孩子们在一天天的改变,一天天的长大,他们正在从礼仪和品格教育活动当中,重新找回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隐性德育大放异彩
在我园的隐性德育环境的创设上主要表现为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具体而言,就是幼儿之间、教师表率、园风、班风、环境布置等。多年来,我园在隐性德育环境创设上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同时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了熏陶和发展。
(一)、教师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
幼儿最喜欢模仿心目中崇拜的人,而老师往往是他们的模仿对象。我们常会听到孩子说:“老师就是这样的,我也这样。”“我们老师就是这样梳的头发,我也要梳。”可见,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是多么的重要。有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孩子连说话、语气都像极了他们的老师。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表率作用。
1、从教师的形象入手
要想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的做到知礼明礼,教师必须要做到,尤其是言行举止,更加直观的影响着我们的幼儿,所以我园从教师的礼仪入手,不惜花费资金,从北京请来了礼仪专家,专门对我园的教师进行培训,从站立的姿势、手语、坐姿开始,进行强化训练,使教师在行为上得到了改变,整体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现在我们的教师在与幼儿交往中和霭可亲,在与家长沟通时举止大方,在工作中不急不躁,很大程度的影响着我们的幼儿。同时,在工作中我们对教师的着装、行为等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时刻提醒教师应起到表率的作用。正是我们长期的努力,我园教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我市教师队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从教师的师德入手
(1)、举办师德演讲比赛活动。演讲中,教师们以自己的认识、体会、故事,畅谈了师德的重要性,抒发了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2)、开展了“点亮工程”。领导与教师心灵沟通。寻找发现教师的闪光点,激励教师。在得到领导的肯定下,教师们纷纷表示继续努力。就是在这样一个相互学习的大集体中,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都得到了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耐心指导,教师们增长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了成长的经历。幼儿园还注意把师德师风建设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幼儿园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一线,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征询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娱乐环境,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先进其实就在身边,只要努力肯干,我也可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先进,由于活动内容符合教师心理,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园定期开展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做到师德交流与工作促进相辅相成。注重在园内树立的优秀教师的实效性,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先进事例,并结合报刊杂志上的典型事迹做为学习借鉴的榜样,利用大会宣讲、版板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推进我校教师师德整体水平的提高。
(4)、开展教师人生格言、教育格言、教师忌语征集活动。通过人生格言、教育格言的征集,更加坚定了教师教育理想与信念,使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教师做到:第一,有爱心、充满感情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尊重班上那些淘气的孩子,鼓励胆小、怯懦的孩子;第二,善于观察,细心发现教育契机,并充满激情投入活动,以积极的情绪,引导孩子愉快地参与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第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上做孩子的“好妈妈”、学习上做孩子的“好老师”、游戏中做孩子的“好伙伴”;第四,凡事要去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一言一行做孩子的表率,做孩子眼里、心中的好榜样。
三、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丰富了德育活动的内涵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德育课题研究渗透于主题教育活动之中。
(一)结合重大节日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如在“三八”节、 “五一”节、“教师节”、“国庆节”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爱妈妈、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等。
(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我园从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生活经验范围内的事情以及身边的小事入手,在一日生活中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巩固以往的教育成果,努力形成每个幼儿能争做热爱劳动的“小帮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善于合作的“小伙伴”、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勇于创新的“小主人”,知礼明礼的“小天使”将小公民道德建设落在实处;把荣辱观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开展 “祖国妈妈我爱您”、“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活动。还把荣辱观教育与家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画”、“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我来帮助你”等形式,把荣辱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幼儿亲身实践八荣八耻的内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从小知荣明辱;同时,我们 “以爱育爱”,家园共创爱的环境,开展“献爱心”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懂得感恩以及助人为乐、见难相助的高尚品质。
(三)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园将幼儿应该具备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编写成故事、儿歌,让每个幼儿都会说、会做。教育幼儿人人争当文明小公民,让幼儿在玩乐中,在潜移默化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四)将品德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幼儿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一日生活为幼儿行为的反复练习与实践提供机会,我们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德育要求,教师注意为幼儿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与同伴及成人自由地接触和交往,在来园、游戏、盥洗、进餐、午睡、活动等各个环节贯穿德育内容,教师能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四、拓展家园沟通渠道,促使家园教育步调一致
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促进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及每月与家长见面的家长联系册、接待家长来访、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以及接送孩子的时候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等方式,与家长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德育习惯方法,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做到家园教育协调一致。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维形。为了孩子们的明天,祖国的未来,我们双辽市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将不断的努力、探索、追求。
一、开设礼仪品格教育课程,为幼儿提供显性的德育环境
显性的德育环境是以明确的、外显的、直接的方式影响幼儿品德行为和发展的环境,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园一直以常规教学为主阵地,对幼儿进行显性渗透教育。教师把德育教育容纳到各领域教学之中。如:在进行语言活动时,通过故事、诗歌中的动物、人物的行为引导幼儿去认识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但以上的这些只是浅显的,表面的,却没有给幼儿以真正的,直接的概念,例如:幼儿如何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何与人交往等等,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我们觉得只是这样的随机、渗透教育是不够的,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来指导幼儿,让幼儿真正地去学习正确的礼仪和品格,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其人生观的树立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2009年3月,我园在经过多次的考查后,在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四个年龄段开设了礼仪和品格教育课程,在活动中分别对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以及品格的自律、勇敢、宽容、勤奋、节俭等方面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实施近半年中,我园幼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孩子们能够主动和客人问好,早晨来园时和老师、小朋友主动问好,幼儿的言行举止得到的规范,在走廊里大声喧哗的小朋友少了,在操场上见到纸屑能够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的多了。孩子们在一天天的改变,一天天的长大,他们正在从礼仪和品格教育活动当中,重新找回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隐性德育大放异彩
在我园的隐性德育环境的创设上主要表现为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具体而言,就是幼儿之间、教师表率、园风、班风、环境布置等。多年来,我园在隐性德育环境创设上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同时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了熏陶和发展。
(一)、教师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
幼儿最喜欢模仿心目中崇拜的人,而老师往往是他们的模仿对象。我们常会听到孩子说:“老师就是这样的,我也这样。”“我们老师就是这样梳的头发,我也要梳。”可见,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是多么的重要。有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孩子连说话、语气都像极了他们的老师。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表率作用。
1、从教师的形象入手
要想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的做到知礼明礼,教师必须要做到,尤其是言行举止,更加直观的影响着我们的幼儿,所以我园从教师的礼仪入手,不惜花费资金,从北京请来了礼仪专家,专门对我园的教师进行培训,从站立的姿势、手语、坐姿开始,进行强化训练,使教师在行为上得到了改变,整体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现在我们的教师在与幼儿交往中和霭可亲,在与家长沟通时举止大方,在工作中不急不躁,很大程度的影响着我们的幼儿。同时,在工作中我们对教师的着装、行为等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时刻提醒教师应起到表率的作用。正是我们长期的努力,我园教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我市教师队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从教师的师德入手
(1)、举办师德演讲比赛活动。演讲中,教师们以自己的认识、体会、故事,畅谈了师德的重要性,抒发了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2)、开展了“点亮工程”。领导与教师心灵沟通。寻找发现教师的闪光点,激励教师。在得到领导的肯定下,教师们纷纷表示继续努力。就是在这样一个相互学习的大集体中,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都得到了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耐心指导,教师们增长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了成长的经历。幼儿园还注意把师德师风建设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幼儿园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一线,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征询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娱乐环境,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先进其实就在身边,只要努力肯干,我也可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先进,由于活动内容符合教师心理,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园定期开展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做到师德交流与工作促进相辅相成。注重在园内树立的优秀教师的实效性,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先进事例,并结合报刊杂志上的典型事迹做为学习借鉴的榜样,利用大会宣讲、版板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推进我校教师师德整体水平的提高。
(4)、开展教师人生格言、教育格言、教师忌语征集活动。通过人生格言、教育格言的征集,更加坚定了教师教育理想与信念,使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教师做到:第一,有爱心、充满感情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尊重班上那些淘气的孩子,鼓励胆小、怯懦的孩子;第二,善于观察,细心发现教育契机,并充满激情投入活动,以积极的情绪,引导孩子愉快地参与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第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上做孩子的“好妈妈”、学习上做孩子的“好老师”、游戏中做孩子的“好伙伴”;第四,凡事要去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一言一行做孩子的表率,做孩子眼里、心中的好榜样。
三、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丰富了德育活动的内涵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德育课题研究渗透于主题教育活动之中。
(一)结合重大节日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如在“三八”节、 “五一”节、“教师节”、“国庆节”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爱妈妈、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等。
(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我园从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生活经验范围内的事情以及身边的小事入手,在一日生活中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巩固以往的教育成果,努力形成每个幼儿能争做热爱劳动的“小帮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善于合作的“小伙伴”、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勇于创新的“小主人”,知礼明礼的“小天使”将小公民道德建设落在实处;把荣辱观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开展 “祖国妈妈我爱您”、“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活动。还把荣辱观教育与家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画”、“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我来帮助你”等形式,把荣辱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幼儿亲身实践八荣八耻的内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从小知荣明辱;同时,我们 “以爱育爱”,家园共创爱的环境,开展“献爱心”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懂得感恩以及助人为乐、见难相助的高尚品质。
(三)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园将幼儿应该具备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编写成故事、儿歌,让每个幼儿都会说、会做。教育幼儿人人争当文明小公民,让幼儿在玩乐中,在潜移默化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四)将品德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幼儿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一日生活为幼儿行为的反复练习与实践提供机会,我们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德育要求,教师注意为幼儿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与同伴及成人自由地接触和交往,在来园、游戏、盥洗、进餐、午睡、活动等各个环节贯穿德育内容,教师能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四、拓展家园沟通渠道,促使家园教育步调一致
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促进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及每月与家长见面的家长联系册、接待家长来访、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以及接送孩子的时候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等方式,与家长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德育习惯方法,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做到家园教育协调一致。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维形。为了孩子们的明天,祖国的未来,我们双辽市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将不断的努力、探索、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