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研究进展

来源 :热带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和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1979—2020年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研究的662篇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其研究动态和发展脉络.结果发现:1)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成果不断涌现,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可划分为土地用途分区(1992—2006年)、自然生态空间用途分区(2007—2017年)和国土空间用途分区(2018年至今)3个阶段,发文作者之间合作密切,形成具有规模的科研集群,“土地利用”这一关键词具有0.28的高中心性.2)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研究政策导向性强,内容不断深化.分区理论、分区体系不断优化;研究方法从定性或定量转变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分区管制研究大多集中于现存问题发现、国外经验启示和分区实践研究3个方面.针对已有研究内容较为传统,科学验证研究不深,理论总结升华不够,以及对多学科融合和大数据的运用不足等问题,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应包括:开展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相关理论研究,深化生态空间、海洋空间与乡村建设空间用途分区研究,结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构建需求拓宽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研究视角,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应用等4个方面.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鸡(Gallus)肉品质的追求,育种工作者对鸡肉质性状的研究越来越多.肌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IMP)与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是影响鸡肉风味的显著呈味物质,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对改善鸡肉品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IMP和IMF合成代谢途径中相关候选基因进行分析,旨在挖掘其作用机制与功能,提高选择效率,改善鸡肉品质,并为鸡的肉质性状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高效、简便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抗体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ASFV衣壳蛋白(p72)作为捕捉抗原,以纯化的抗ASFV p72蛋白多克隆抗体和兔抗猪IgG分别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作为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优化反应条件,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ICTS),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pCold-T
2020年8~9月,浙江慈溪市某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养殖场发生爆发性病害,病鱼主要表现出典型的出血症症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鉴定该病害的病原,本研究通过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电镜观察、生化鉴定、药敏实验、动物回归感染实验、16S rRNA及DNA旋回酶亚基B(DNA gyrase subunit B,gyrB)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从发病鱼体内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将其命名为AV20211212.通过革兰氏染色的光镜观察及
几丁质酶(chitinase,CHI)是一类能降解几丁质底物、生成几丁寡糖或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GlcNAc)的糖苷水解酶.本研究从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ensis)中克隆获得几丁质酶基因BtCHI1,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plysS进行异源表达,研究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多底物动力学和底物降解性质.结果显示,重组BtCHI1蛋白的分子量约为75 kD,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7.0.该酶热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方法自2001年提出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动植物育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热点,给动植物育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基因组选择弥补了传统育种方法的不足,理论和育种实践表明,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高于传统育种,可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当前,水产动物已开展了大量基因组选择研究,但相比于畜禽动物,水产动物基因组选择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基因组选择的原理和流程、前提条件、分析方法、优势和影响因素,并阐述了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水产动物应用基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利用价值极高,施加外源激素可促进其茎干的次生生长和木材形成,快速提高生长速度.筛选激素处理下马尾松茎干qPCR实验的最佳内参基因,可为马尾松次生生长的基因表达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从马尾松茎干转录组数据库选取14个候选内参基因,利用qPCR技术进行基因表达分析,采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三款软件分析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激素—生长素(auxin,IAA)、赤霉素(gibberellin,GA3)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出现的猪(Sus scrofa)肠道致病性冠状病毒,可导致哺乳仔猪严重脱水、呕吐及水样腹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PDCo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蛋白的基因序列特性,设计并扩增PDCoV的M基因序列76~651 bp区域,与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schierichiia coil)Transetta(DE3)进行诱导表达,获得截短表达的M蛋白
白酒生产过程伴随着数量庞大且营养丰富的酒糟产生,在其饲料化过程中过高含量的木质纤维不利于微生物利用,同时会影响动物消化,并且酒糟发酵饲料多为功能单一的蛋白饲料,因此开发富含功能性成分的酒糟饲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蒸汽爆破预处理白酒酒糟,并结合包括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
围绕202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回顾了大气科学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对气象水文信息的认识过程,及国际社会在气象观测和数据交换领域的合作经历与成效,特别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后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并分析了世界气象组织在资料政策领域取得的最新改革成果.
基于目前静/动态置换法压井研究中考虑最佳排气速度、排气流量、压井液最大泵入量、压井液下降时间等参数研究不完善,导致现场置换法压井作业缺乏一定理论指导,从而压井失败等事故发生.通过结合静/动态置换法压井特点并基于泛流理论分析,优化了静/动态置换压井法基础计算模型,提出了复合式置换法并建立了相应计算模型,以压井时间为窗口,确定了气体排放流量以及最佳排气速度、压井液下降时间以及最大泵入量、压井套管压力等计算参数.结果表明:复合式置换法压井能明显提高压井效率,减少压井事故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指导现场置换法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