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格兰的“小土地持有”运动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格兰的小土地持有以及立足其上的自耕农的消失,曾深为历史学家和社会改良者所痛惜.给农业雇工分配专属地,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道德的做法,由来已久.19世纪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给农业雇工分配专属地,进而鼓励他们持有小块土地,使已经逝去的历史重回现实.这说明自圈地运动以来盛行的大土地所有制和农业大生产并不是无往而不利.农业持有地类型或单位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它需依市场条件而变化.
其他文献
公元二世纪罗马国力达到鼎盛并进入帝国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恰在此时作为五贤帝之一的哈德良采用了截然不同于前人的统治方式.在其统治的二十余年中,哈德良有一半时间在各行省的巡视中度过,这种新颖的治理手段从古典时代开始便吸引了大量传记作家的关注与讨论,并成为现代史学界研究罗马帝国早期行省治理的重要参考资料.尽管传世文献多将哈德良行省之旅归结为个人性格特质的产物,但通过对文献中强化边防、平息地方矛盾、整肃军纪、给予到访地区各类恩惠等治理细节的还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现代学者关于哈德良行省巡视的部分假设,即皇帝的行省巡
刑法扩张所带来的犯罪化与重刑化趋势,是当前刑事法治面临的新课题.不同的刑法观尽管对刑法扩张这一客观事实态度有异,但对犯罪分层这一理念皆有兼容.合理的犯罪分层,有助于促进犯罪治理,并能够有效应对刑法扩张这一客观事实.犯罪分层制度,包括了犯罪分层的模式与犯罪分层的标准.为适应刑法扩张的时代背景,需要结合实体与程序、立法与司法,构建具体的分层模式与分层标准.先通过实体法上的分类,以法定最高刑3年有期徒刑为界区分重罪与轻罪;再从程序法上,通过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刑事和解程序、认罪认罚从宽、简易速裁程序等适用与否的判
“嫉妒”是人类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感心理,勒内·吉拉尔立足模仿论将其提升到了关乎个体存在境况的高度,还把它视为莎士比亚剧作情节展开的重要起点.他认为,模仿是人类欲望的触发关键,个体只能通过模枋他人的过程才能实现欲求进而确证自身存在.由此,模仿就势必带有占有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暴力的.基于莎士比亚剧作,吉拉尔指出“嫉妒”的产生在于他人先于自己实现了欲望,自己从中也体认到自身存在的缺失.鉴于模仿的占有性和必然性这一双重作用,嫉妒的双方便陷于无休止的冲突甚至暴力之中.据此,吉拉尔进一步指出只有意识到欲望中的模仿
主流意识形态实现大众化传播是增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增进民族凝聚力认同感,提升社会公共管理意识的重要方略,是适应新时代特点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创新路径.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平台开放化的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权威性和话语权面临被削减的挑战.通过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促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体大众化;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方式立体化;以大数据为支撑点,助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精准化;以法治规范为遵循,完成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引领科学化等方面着手消解传播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于争霸的需要,施行霸道,其中包括改革内政,德法兼治,成为霸道的内政方面.霸道政治既区别于周代宗法制的王道,也区别于法家的刑政,而是一种恩德政治,即在君民关系和君臣关系方面,建立起施恩-报恩的政治伦理,以爱民、尊贤换得臣民的忠诚.春秋时期建立的霸道政治,作为中国恩德政治的初始形态,在经历了战国以及秦帝国法家政治的否定之后,从汉代开始,得以恢复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恩德政治的传统.
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是腐败黑暗而又充满危机和变数的.为了挽救当时的国家和民族,他主张培养造就新式“国民”.他认为,只有打造具有爱国精神、责任担当等国家“公德”、中西会通的新式知识结构以及自立自强利群进取等个性品格的“国民”,才能达成此目标.他主张通过发展新式教育、发展近代报业等手段去打造“国民”.这种造民救亡的思想主张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了深远影响,对培育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也有较大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汤增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辛亥革命时期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和活动家.他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黄兴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斗争.他曾担任《民报》副主编,并创办《江西》杂志,撰述文字,鼓吹革命.汤增璧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参加武昌起义.之后,曾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任教,担任毛泽东所在班的国文教员.南京政府成立后,出任国府秘书、侨务委员会秘书长,后为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秘书兼编纂,主纂《总理年谱长编》,1948年去世.
期刊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撰的一部探讨帝王之道的集大成著作.它把“道生万物”的道家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融合在一起,将自然、社会、天国、人间的万物编织成一个同源同构、同类互感的整饬系统,提出物从其类、以人法天、祸福人召、必己慎人的主张,进而提出统一六国的帝王理想以及因势利导、尚德爱民、利群贵公的大政方针,孝亲俭葬、导欲上农、高义贵信、赏罚必当、以义为战的具体政策,和君术贵因、臣道贵为的君臣分职之术.它还基于取天下先取身的思路,对人性的本质及清心寡欲、尊师劝学、保生全性的修养之道作了进一步探
经济增长代价是对经济运行质量优劣程度的价值判断,针对中美经济增长质量评估问题,建立了包括环境可持续代价、社会和谐代价、金融泡沫代价、人口健康代价等4个维度,共13个指标的经济增长代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定量评估全球40个样本国家1990-2019年间的经济增长代价,以此为参照系来衡量中美经济增长代价水平.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代价显著高于美国,但改善速度显著快于美国,并于2015年逼近美国;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代价位列样本国家第23名,美国第21名.
18世纪以来,广东各地华人南下福建人占优势地位的马六甲,在三多庙的统合下初步形塑了马六甲的广东社群,这是马来半岛各地华社早期都围绕神庙而形塑的基本模式.随着19世纪末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并开放华人出洋,来自广东不同地区的华人社群改变了马六甲原有广东省次生社群的人数规模和比例.海南人的人数和经济优势在20世纪初开始展现,并在组织马六甲广东会馆的过程中居于优势,改变了其在广东社群中的地位.马六甲广东会馆是依赖中国原乡行政区划等级而形成的马来西亚的“层累的行政区划等级制”地缘社团.大马各地区华人社群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