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PS在婴儿肝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一例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吸引术治疗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并文献复习,了解新生儿颅骨凹陷的临床特点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1997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8例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其中11例采取保守观察,7例采用产科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复位,年龄为2 h至25 d,凹陷深度为0.3~1.3 cm。结果18例患儿均在出生后即发现颅骨凹陷性骨折,均为顶骨凹陷,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时机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仅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患儿(年龄1~12个月)。随访记录对比病灶变化、有无副作用及复发等情况。数据均由χ2检验评估,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满足本研究条件的患儿共271例,其中男85例,女186例。治疗完成后,随访时间为(9.2±3.5)个
期刊
@@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轻度移位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创伤后12~96 h内进行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复位时,通过3个标准切面(肘前桡侧、肘前正中、肘前冠状位)上的超声图像用于连续监测肱骨外髁骨折的复位效果,骨折复位固定后,通过5个标准切面(肘前桡侧、肘前正中、肘前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增殖期与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的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手术标本,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增殖期与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的总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经GCBI平台分析得到差异基因,在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
期刊
@@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D-二聚体联合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小儿绞窄性肠梗阻早期预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急性肠梗阻的小儿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证实绞窄性肠梗阻36例作为实验组,再将绞窄性肠梗阻根据术中有无肠坏死分为肠坏死组和无肠坏死组。而将非绞窄性肠梗阻29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入院时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病史、实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