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屈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边屈光是指与视轴成一定夹角的周边视野内的屈光状态.最近研究发现周边屈光状态与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关系密切.一般认为:相对远视周边屈光状态患者,眼球趋于长椭圆形,可能是近视发生和进展的危险因素;而相对近视的周边屈光状态,眼球趋于扁椭圆形,可能是近视的保护因素.本文就周边屈光状态在近视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以及周边屈光状态与眼球形态研究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本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创刊于1950年10月1日,现为月刊。编辑委员会由全国百余位知名眼科专家组成。现任总编辑赵堪兴,副总编辑王宁利、孙兴怀、阴正勤、何守志、姚克、崔浩、惠延年、葛坚、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黎晓新,编辑部主任黄翊彬。本刊多年来发行量以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名列榜首。
第25届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术会议暨第14届全国白内障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5月31日至6月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学术会议由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主办。大会将邀请海内外白内障与屈光手术领域数十位国际知名专家讲授学科最新进展。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的眼科医师在白内障和屈光手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跟上了国际白内障和屈光手术的发展步伐.回顾这一发展过程,可以从一个角度来了解我国台湾的眼科学发展状况,这对于全面了解中华眼科发展的历史,进一步推动中华眼科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现在就笔者经历的我国台湾的白内障和屈光手术的历史事件做一回顾。
期刊
患者男性,42岁.因右眼视物不清、变形1个月,于2011年9月2日来河北省张家口市眼科医院就诊.家旅中无类似疾病史和遗传病史,无既往史.眼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为0.4.左眼为0.8;双跟外眼和前节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A和1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见精粹图片 2A和2B。
期刊
目的 探讨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的眼部临床特点.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分析从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就诊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6例MAS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视野、色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觉诱发电位、眼底、视神经管CT扫描,多科综合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6例MAS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就诊年龄在4~ 43岁(中位数16岁).视神经管CT扫描发现6例(12只眼)MA
眼外伤是目前主要致肓眼病之一,其中钝挫伤在眼外伤中所占比例最高,为46.3%~51.0%不等[1-4],钝挫伤导致患者前房和玻璃体腔积血最常见,分别为23.1%和15.6%;而重度眼挫裂伤后合并视网膜皱襞形成较为罕见.我院于2009年11月收治1例眼球重度挫裂伤后巨大视网膜皱襞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眼底改变(图1)及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为倡导广大眼科医师关注视神经保护,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与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已于2010年6月共同举办了2010卫材眼科有奖征文活动,征文内容为药物(甲钴胺)治疗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眼病,视神经挫伤、视神经炎、后天性眼肌麻痹等疾患的典型病例分析、临床疗效观察及临床应用经验和综述等。
患儿男性,7岁,因右侧额部、面部及眼睑皮肤疱疹,伴有眼眼红、视力下降2个月余,于2010年1月11日至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就诊.患儿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右眼红、异物感,并伴有咳嗽等感冒症状,当地诊为肺炎,抗生素输液治疗3d(具体不详),全身症状缓解,右眼未予治疗.约20 d后,右侧额部、头顶部、眼睑、鼻背及鼻尖部皮肤出现水泡样改变,伴疼痛,皮损不过中线,并在眼红、异物感的
期刊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效果.方法 实验研究.24只BN大鼠氪激光光凝视网膜后随机分为GM6001组、二甲基亚砜( DMSO)组和空白对照(CONT)组,每组8只.GM6001组和DMSO组分别于光凝后即刻、3、6、9、12 d球后注射0.1% GM6001混悬液0.2 ml和DMSO 0.2 ml,CONT组不做处理.光凝后3周行荧光素眼底血
目的 研究慢性高眼压状态下小鼠水通道蛋白4(AQP4)基因是否通过影响胶质细胞的活化造成青光眼视网膜的损伤,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小鼠巩膜外静脉烧烙法建立小鼠高眼压模型.应用同弹式眼压计测量小鼠眼压.右眼为慢性高眼压眼,左眼为对照眼.选择造模成功的慢性高眼压雄性AQP4基因敲除(AQP4-/-)小鼠及其背景雄性野生型(WT)小鼠各40只,根据慢性高眼压模型建立的时间(手术结束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