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思想素养,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每一个教师都应把提高思想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技校教师的责任是为社会培养大量优秀的一线生产技术工人,因此,提高技校教师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
师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生”。 一代代名师都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历代教育家提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的师德要求。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宝库,教师必须具有博大的爱心,用爱心作为教书育人的前提。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新中国第一位心理学博士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会自觉履行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同样,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的爱戴,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师爱就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根本。
二、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目前,大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属于封闭型结构。所谓封闭型结构,即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结构。教师的主要知识基本局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而教科书中的内容往往长期不变,知识的陈旧和老化成为这种封闭性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教师的头脑中,应当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进行补充,否则教师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即使勉强在岗也是徒有虚名。要适应知识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成为开放性结构,即对一切有用的新知识开放,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应达到如下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学科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第二,教师不仅需要理解这些内容本身,还应从比较高的观点来看这些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懂得本学科的发展历史脉络,掌握该学科的最新进展;第三,要掌握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弄清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如有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实验知识、观察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第四,要能把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优势,使自己的本体性知识达到某种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本学科的专家。
三、抓好实习教学的多个环节
技工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技术工人并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学生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就业。这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技工学校的教学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前提下,必须强调以实习教学为主,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这对技工学校的实习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抓好实习教学的环节是上好实习课的关键。首先是入门指导,教授新知识要严格而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乎其辞、一知半解,更不允许讲错,演示动作要到位、规范。其次,进行巡回指导。巡回指导的重要性在于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当中的不正确姿势,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工件误差所在,寻找减少和消除误差的方法。针对进度不同、掌握技能的程度不同的学生,教授他们不同的技能技巧、不同的操作方法。巡回指导的关键要做到“多转、多看、多指导”。
实习指导教师,尤其要做到理论课与实习课本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使学生把理论课所学内容能在实习课中得到应用,并通过实习来巩固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综上所述,师德修养、知识结构、实习指导是相通相融的,相通相融则利,相割相离则弊。合格的教师就应该是学之榜样、民之楷模、国之灵魂。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技工学校)
一、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
师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生”。 一代代名师都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历代教育家提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的师德要求。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宝库,教师必须具有博大的爱心,用爱心作为教书育人的前提。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新中国第一位心理学博士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会自觉履行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同样,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的爱戴,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师爱就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根本。
二、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目前,大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属于封闭型结构。所谓封闭型结构,即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结构。教师的主要知识基本局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而教科书中的内容往往长期不变,知识的陈旧和老化成为这种封闭性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教师的头脑中,应当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进行补充,否则教师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即使勉强在岗也是徒有虚名。要适应知识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成为开放性结构,即对一切有用的新知识开放,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应达到如下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学科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第二,教师不仅需要理解这些内容本身,还应从比较高的观点来看这些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懂得本学科的发展历史脉络,掌握该学科的最新进展;第三,要掌握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弄清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如有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实验知识、观察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第四,要能把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优势,使自己的本体性知识达到某种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本学科的专家。
三、抓好实习教学的多个环节
技工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技术工人并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学生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就业。这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技工学校的教学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前提下,必须强调以实习教学为主,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这对技工学校的实习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抓好实习教学的环节是上好实习课的关键。首先是入门指导,教授新知识要严格而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乎其辞、一知半解,更不允许讲错,演示动作要到位、规范。其次,进行巡回指导。巡回指导的重要性在于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当中的不正确姿势,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工件误差所在,寻找减少和消除误差的方法。针对进度不同、掌握技能的程度不同的学生,教授他们不同的技能技巧、不同的操作方法。巡回指导的关键要做到“多转、多看、多指导”。
实习指导教师,尤其要做到理论课与实习课本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使学生把理论课所学内容能在实习课中得到应用,并通过实习来巩固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综上所述,师德修养、知识结构、实习指导是相通相融的,相通相融则利,相割相离则弊。合格的教师就应该是学之榜样、民之楷模、国之灵魂。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