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专业MIS教学中的问题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d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管理效率,各企业纷纷构建各种MIS。目前,该课程已成为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文分析了MIS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进建议。
  关键词: 管理类专业 MIS教学 教学改革
  
  一、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MIS)是一个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人机系统,它是一门介于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及现代通信技术之间的系统性、边缘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为了适应形势变化,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大量企业纷纷构建了各种各样的MIS,以提高管理效率,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面对这种管理信息化的大趋势,企业急需大量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为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高等院校开始纷纷强化MIS教学,目前MIS已被列为市场营销、会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普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改良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管理人才成为教学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缺乏,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MIS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承担MIS课程教学的老师应在专业领域具有广泛兴趣和比较完整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包括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和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及管理、信息系统政策、管理学、系统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学习各个相关领域的知识,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效融合贯通[1]。业界对该门课程流传一句话“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大部分老师觉得该门课程理论性太强,加之教学手段缺乏,学生的兴趣较低,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承担MIS教学工作。
  2.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
  据调查显示,在该门课程教学中学生兴趣不大,被动接收知识。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认真讲授,但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内容过于抽象,不易理解和枯燥无味。还有部分同学认为该课程假、大、空,用处不大,因而不认真学习,上课不愿听讲,更不愿积极参与问题讨论。
  实践方面,各高校都安排了上机实践,但普遍出勤率不高,到课的同学没有多大兴趣,多是聊天、打游戏等。
  三、教学改进的建议
  1.明确MIS实质,加强管理专业的同学对MIS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课程中涉及大量计算机的内容,学生常常误把建立MIS当作是要编程、买计算机、加入网络等,管理类学生通常觉得这是计算机专业应该学习的内容,与他们无关。这种错误的认知常常引导学生走入误区。MIS教学首先就是要让学生知道MIS不仅使用了计算机的相关技术,而且包含管理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MIS的建设需要多层次的、各领域的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实现。众多企业在MIS开发和应用中失败了,导致失败的因素绝大多数是人,而不是技术。MIS有三个构成部分:信息、信息技术和人,在整个MIS中应该是人通过信息技术来有效管理信息。贯穿“MIS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系统”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在MI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强调的是,学习MIS并不是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去做开发,而是因为它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去了解它。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去配合系统的开发;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和使用信息系统。
  2.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1)案例教学法。
  MIS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未来走出校门,缺乏企业概念,缺乏管理经验的大学生来说,MIS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过于抽象,不易理解,学习积极性不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借鉴案例教学的经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应注重引入相关案例。针对管理专业的学生,所选的案例应侧重体现MIS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应从宏观的角度介绍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运行和维护,等等。
  (2)基于角色扮演的模拟教学。
  教学实践反映,在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时,学生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与当事人没有利益关系,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结论也有较大差异。角色扮演这种课堂活动,学生能以不同的角色共同演绎一个过程,充分调动积极性,能运用所学在模拟的情境中加以表现。基于角色扮演的模拟教学互动性强,既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又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升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该方法在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内容教学时较适用。
  (3)项目教学法。
  M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MIS的基本概念与结构,掌握系统总体规划,系统分析和设计,系统实现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掌握MIS开发的方法。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工作岗位,一是直接开发信息系统,二是所在企业正要上信息系统,三是工作中要使用信息系统,四是企业正处在必须利用信息系统方可走出的困境中,等等。
  根据以上情况,应用项目教学法将MIS课程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上机和实验也随单元划分,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按此思路将MIS划分为信息系统的概述和重要性、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维护和评价、系统操作等。每个过程都以直接感受到案例为核心,便于学生理解和参与。因此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2]。
  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抓好实践教学。
  MIS中重点是系统分析、设计方法的应用,靠课堂教学是很难让学生掌握的,如果学生学到的只是一条条的原则、步骤,一旦面对一个真正的业务系统则不知从何做起,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实际操作运用能力,让学生得到更直观的知识,能举一反三,具备开发系统的基本素质[3]。
  按管理类学生培养目标,管理专业MIS实验内容应包括如下几方面:①认知过程。管理类专业学习MIS的首要问题就是加深对MIS的认识,通过演示实验和案例分析了解有关应用理论、相关过程。国内大部分高校选用黄梯云版《MIS》作为教材,该书随书赠送演示光盘。通过该类系统的使用让学生理解MIS是什么。②操作过程。在实验室安装典型的MIS,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管理系统、ERP系统等。学生在对系统的模拟操作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应用能力,而且能进一步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③设计开发过程。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基本上理解MIS的内涵及开发过程,结合所学教材内容,选择某一个企业为背景,按照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方法,从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到维护整个阶段进行管理系统开发,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着重将系统的策划、分析和设计作为实验重点,规定学生按系统开发步骤编写实验报告和画出相关流程图[4]。
  (2)校企合作,为师生搭建实习平台。
  一方面,很多MIS老师都没有实际企业管理和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纸上谈兵”让有些老师的讲课无血无肉,甚至脱离现实。各高校可利用寒暑假派MIS老师到企业实习,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开展与企业信息管理部门联合教学活动,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到已建立MIS的企事业单位参观和交流,实地了解MIS在企事业单位中是如何实现管理的,了解其实际构成和运行情况,以及管理和维护情况。也可让学生到信息系统开发企业调研,了解信息系统实际的开发过程,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情况进行分析,看其运用了哪些开发方法[4]。
  四、结语
  MIS作为动态发展的学科,教学形势随着信息技术、学术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与时俱进,采取积极应对策略,提高MIS教学质量,培养优秀MIS人才,推动MIS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财经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研究与探讨,2008,(2):62-63.
  [2]何桂霞.MIS“项目式教学法”实践与探索[J].新西部(下半月),2009,(2):188-189.
  [3]李爱军,石洪波.MIS教学应加强实践环节[J].教学参考,1998,(4).
  [4]邱泽国.经管类MIS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7):325-327.
  [5]陈果.初探高职“MIS”的课程教学[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110-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生物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特别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新颖性、启发性,以及问题情境创设的反思换位原则。  关键词: 生物教学 问题情境 反思换位原则    生物学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实施自主创新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揭示生命科学的实用性、规律性,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认识过程,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恰当创设问题情境
摘 要: 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蕴含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作为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的预备队,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与时代赋予其的使命之间尚有差距: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精神支柱倾斜等现象。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须拥有的高素质就决定了正确教育大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湖北省部分高校学生的BMI和生活方式,研究分析了湖北省高校大学生BMI的总体水平和性别、年级分布,以及湖北省大学生生活方式对BMI的影响。  关键词: 湖北省高校学生 BMI指数 生活方式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反映成人体内脂肪总量,判断人体胖瘦、健康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了了解湖北省高校学生的BMI指数情况及其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项目组对湖北省部分高校的部分学生进
摘 要: 高职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大摇篮”,这些年来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体制下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而五年制的高职就更是特殊。由于高职学生大多成绩低下,人们总会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高职。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在瓶颈期,高职学校普遍出现经营不善、成绩低下、招生困难、毕业学生走向不佳的现象,五年制高职教育也不例外。所以学校领导、老师要从基本做起,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
摘 要:择业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择业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目前大学生职业心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高师生择业现状入手,分析高师生择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增强高师生职业效能感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高师生 就业 择业效能感 影响因素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上升,非师毕业生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进入教育行业,研究生也在挤占本科及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使得高师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的分析,提出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 高校安全教育 重要性 主要内容 建议    近年来,高校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偷盗、诈骗案件频发,甚至出现入室持刀抢劫这类恶性案件,令人触目惊心,给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对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肾虚痰凝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肾化痰方联合唑来膦酸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骨质修复、降低高钙
摘 要: 高校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主要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对策,对解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就业指导课 问题 对策    在习惯上,我们将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指导称为就业指导。在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被界定为:“是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
摘 要:本文指出了师生伦理关系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现实中存在的若干师生伦理关系问题,阐明了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危害性和解决师生伦理关系问题在教学教育中的紧迫性。  关键词:高校教学 师生 伦理关系    我曾论述过大学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和影响教学的若干不利因素[2],下面探讨高校教学中的师生伦理关系问题及其对大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防微杜渐。解剖高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