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商业障眼法

来源 :大众投资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篮球选手要让他们的对手做出错误的举动,他们必须擅长佯攻、做假动作以及掩饰意图。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销售过程中,即“商业障眼法”。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对方往往发出能导致你向错误的方向前行的误导性信号。
  如何确定客户的举动代表什么意思?比如:
  客户说:“发送给我更多信息,我再看看。”这是一种不冷不热的表达。现在是数字时代,如果潜在客户想要获得更多信息,他们通常能点击链接查看更多信息,没必要让你发给他。这往往是一种躲避而不是真正感兴趣的表现。
  互相推诿——跟客户联系后,对方把这件事推给别人,别人再推给别人。这往往是一种回避策略。
  那么,你如何辨别客户对你是否真正感兴趣呢?
  就像打篮球可以从身体重心转移辨别其下一个动作一样,在客户的反馈中也有泄露秘密的迹象,你必须要努力攻克假象。
  第一,真正的兴趣来自于细节。如果客户不给你具体的说明,那么你要奋力争取。努力通过具体细节的沟通获得真实的兴趣度。第二,可以将后续步骤做事先协议。就是这一次交谈中确定今后再次接触的具体计划。如果客户同意,并已经有了计划,那他的兴趣度就比较高。第三,让客户给你设置“门槛”。就是让客户明确表达他希望你做到什么样。但如果这个门槛过高,就意味着你被委婉地拒绝了。
  总之,要尽快摸清客户的真实意愿。否则你就是在浪费精力,甚至被迷惑。
其他文献
没有谁想拒绝别人的热情,更没有谁不喜欢听甜言蜜语,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常常对那些熟悉的人或陌生人看似好意的热情或好话缺乏免疫力。  一、去别的公司办事,遇到一位热心大哥,从电梯里的巧遇开始,他帮你找人、联系、落实,期间又是递水又是陪同,事后送到电梯才入正题:“看你像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挺能干的。很高兴认识你,这是我的名片,可不可以留个电话,有空时约你吃饭?”  你觉得不好意思拒绝吧,何况人家刚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