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关系发展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逐渐形成,中美两国在世界舞台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中美关系也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美关系的动态变化也恰似一张“晴雨表”映射出整个国际社会的阴晴雨雪。
  关键词:中美关系;历史现实;冲突争端;国家利益;和平发展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49年至1971年为隔绝与对峙时期,1972年至1978年为破冰与建交时期,1979年至1989年为全面发展时期,1990年至今为在曲折中前进时期。由此看来,中美关系在这长达65年的时间里由敌人变成了朋友,又由朋友变成了相互博弈的对手。本文将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角度展开,立足于当今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论述中美两国战略关系的现实与未来,并结合军事理论课所学知识对构建新型中美两国关系提出见解。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中美关系
  (一)从隔离对峙到打破坚冰—1949年至1978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我国在当时奉行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建交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美国此时对华采取遏制的战略举措: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军事上威胁中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支援韩国向朝鲜进攻,美国并以“台湾地位未定论”为借口,派遣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国家统一。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之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开赴朝鲜与联合国军开战。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三年战争、两年谈判”的独特过程,最终以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而告结束。战后,美国大肆丑化宣传中国政府是专制独裁的侵略者、红色扩张主义者与战争狂……当时密歇根大学历史教授科恩认为,朝鲜战争期间及战后20年间是中美关系最具有迫害性与恐惧感的时期。
  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从美国角度来讲,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国内反战呼声愈发高涨,在冷战中处于守势。从中国角度讲,5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冲突不断发生,并在1969年3月珍宝岛战斗中达到了顶峰。此时的中国将面临着与两个世界超级大国同时对抗的不利局面,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与美国改善双边关系共同应对更为强大的敌人——苏联,中美关系也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尼克松在1972年2月21日实现了其对中国的访问并在上海签署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走上了充满荆棘的、通向关系正常化的道路。在中美高层官员的互访基础上,两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得以开启,但这两个领域的深化合作仍然受到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和毛泽东时代后期相对封闭政策的阻碍。历尽艰辛终于在1978年12月15日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从此,中美两国30多年的隔离坚冰被打破,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二)从打破坚冰到全面发展—1979年至1989年
  从1979年到1989年,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共同对付苏联的战略基础存在以及双方各高层间的互访,两国开始在更广泛的议题上进行对话,中美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包括经贸交流、美对中技术转让、文化交流等等。这一阶段堪称“中美关系黄金时期”也可以说是是中美关系史上最和谐友好的“蜜月期”。然而好景不长,1989年6月4日“天安门事件”的发生再一次中断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联合敦促中国加快政治民主化改革进程,特别是在人权领域亟待提高。六四事件也让许多大型外资企业对中国丧失信心纷纷离开中国,美国当局也颁布一系列命令停止中美经贸往来。从此,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
  三、90年代以来的中美关系
  (一)若即若离的前10年—1990年至2000年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长达将近40年的冷战也随之结束,美国战略家们认为,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美国对立的迅速发展中的中国,日渐对美国的国际地位甚至安全构成威胁。一时间“中国威胁论”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甚嚣尘上,这也是90年代中美关系迂回曲折、大起大落、错综复杂的根本原因。纵观整个90年代,1989-1992年对中国施行的全面制裁、1993-1994年对华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的高压、1995-1996年的台海危机、1999年北约轰炸机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而在这之中又有1997-1998年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中美首脑发表了《联合声明》,确定中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意识到合作符合中美两国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并就台湾问题首次公开承诺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的“三不政策”。1999年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大力促进了两国农业领域的发展。
  在这短暂的十年,中美关系的“分分合合”从根本上讲是围绕在国家利益之下的,就像外交中常讲的那句话:“没有永远额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美关系也是在国家利益的博弈之中寻找着动态平衡。
  (二)在曲折中前进的21世纪—2000年至2014年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力量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中美关系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全面性加深,以往的两国关系往往领域单一相对集中,而当今既涉及台湾、西藏、新疆这一类政治问题,又在我国南海争端之中频频插手;既打著保护人权的旗号侵犯我国主权,又在网络安全上大做文章;既高筑中美贸易壁垒,又逼迫人民币升值以干涉我国金融领域安全。这表明,中美关系已然成为一种利益高度交织、利害彼此攸关的全面战略关系,各种问题环环相扣,靠反应式应对或逐一解决已很难,需要统筹兼顾,从大战略高度去通盘处理。第二,风险性加大,以南海问题为例,本次的香格里拉会议美国表示钓鱼岛问题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高调介入我国主权领土争端之中,并单方面无条件支持日本、菲律宾等国以实现其战略收缩重返亚太的战略计划,在本不平静的南海上战争一触即发。第三,长远性凸显,两国关系呈现出的这些新特点只是新时期两国关系内涵和外延变化的开始,它预示两国在相当长时期不仅将继续面对以前的争议,还将直面一系列全新的问题,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结语
  中美两国关系不同于其他国家,更不同于历史上的大国关系,在当代两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两国关系也已经逐渐脱离了“非敌即友”的简单逻辑,成为一种既相互防范又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检测盐酸奥洛他定片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填料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长:25cm);乙腈-20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4%庚烷磺酸钠,磷酸pH为3)=37:6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25℃。根据盐酸奥洛他定,理论峰计应不小于3000。取峰计对照品和(E)异构体为宜,溶于流动相,稀释至混合对照溶液中约200μg/ml,注入20μL
摘要:华盛顿·欧文是美国文学先驱之一。他的短篇小说语言优美,风格独特。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描绘,漫画式的人物刻画,充满着善意的揶揄和嘲讽,渗透到字里行间的天生幽默,这些是他短篇小说的最显著的特点。给读者以轻松和快乐是欧文写作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华盛顿·欧文; 诗情画意; 讽刺; 幽默; 娱乐  华盛顿·欧文(1783-1859)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他于1820年出版了《见闻札
摘要: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智慧图书馆也慢慢地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模式和智慧的集合。就目前来说,人们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向往,相反,只要人们不断地深入探究,智慧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将超乎我们的想象。本文简要阐述了智慧图书馆产生的背景,并对智慧图书馆的三大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特点  一、智慧图书馆的背景和理解  
1889年至1899年间,思想激变后的花甲托翁依旧笔耕不辍,几经修改终成旷世佳作——《复活》。创作于作家世界观与美学观完全定型时期,《复活》糅合了作家对不断演变发展的社会与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张洁融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作品反映的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
【摘要】目的:分析活髓切断术在成人慢性牙髓炎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的成人患者16例,对其实施活髓切断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6例成年人恒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经过活髓切断术后,14例成功,成功率为87.5%。结论:iRootBp是材料学在口腔医学中不断发展的产物,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活髓切断术;成人慢性牙髓炎;疗效  【中图分类
作为“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保罗·德曼的解构主义批评一直在美国文论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现代性”是德曼关注的话题,他以波德莱尔的文论作为批评的对象,消解了文学现代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