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公平公正原则 坚持科技奖励为主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27日,由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20年度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
  此届大会以“抗疫与健康”为主题,聚焦国家公共卫生體系建设、城市应急体系能力提升、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等话题,探讨疫情之下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流行病防控合作,并寻求健康产业投资与发展的机会。强伯勤院士、黄璐琦院士、刘良院士、王琦院士、田伟院士,以及来自国内外的医药学领域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400余人出席了论坛与颁奖大会。
  2020年度吴阶平医学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阮长耿;2020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分别授予:放射治疗学(鼻咽癌)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泌尿外科学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胸部肿瘤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王洁,神经外科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呼吸病学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沈华浩。
  2020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评审工作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启动,克服了各种困难及疫情压力,保证了评审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按时举行。关于评审工作的展开过程及细节,我社记者专访了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办公室主任任洪。
  公平公正,确保评审工作顺利进行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面对疫情压力,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的理事曾考虑是否取消吴阶平医学奖的评奖活动。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理事长晓萌表示,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与中山市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已有10年之久,“一坛一会”同时举行的局面不能打破,且疫情走向还不明确,正因为不明确,所以不能因为臆断而取消评奖活动。
  考虑到当时的特殊情况,原定于2月底启动的推荐评选工作推迟到3月底开始,推荐工作截止日期也由原来的6月30日延长至7月31日,相关工作人员克服困难保证了推荐评选工作按部就班完成,于9月18日、10月27日分别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和吴阶平医学奖候选人的推荐材料,进行了认真审阅和广泛讨论。秉持科学严谨、公平公正的原则,各评委经过无记名投票,选出两个奖项的获得者。
  据任洪介绍,此次评选工作的比例在15%?20%,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5%左右,吴阶平医学奖20%左右。其中,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初评采用了函评方式,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根据被推荐人的材料做出判断后,发给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由这些专家学者做出评定。为保证公平公正,函评专家不参与最终评审会。
  “在评审过程中,被推荐人要得到2/3以上评委的支持才能通过。”在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终审工作中,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请到了13位评委专家,包括3位院士,其他评委专家也都是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最终,由13位评委评出了5位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人选。
  “原本吴阶平医学奖可以评2个人,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有6个名额。从评审办公室和基金会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可以达到满额。但是,从公平公正来说,今年只有1位吴阶平医学奖被推荐人和5位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被推荐人达到了评审要求。”任洪说道。
  由于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是吴阶平医学奖的下设奖项,根据规定,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最终评审结果要在吴阶平医学奖终审会上予以公布。10月27日,2020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终审会议在北京欧美同学会召开。此次会议将2020年度吴阶平医学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阮长耿,以表彰他在血液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各位评委还对9月18日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专家评审会选出的获奖者进行了确认,并宣布沈华浩、王洁、马骏、王行环、吉训明5人获得2020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据任洪介绍,为了避免不正之风的产生,吴阶平医学奖不接受任何企业的资助。2009年,中山市政府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开创了“一坛一会”同时举办的新局面,吴阶平医学奖的奖金完全由政府资助。“公平公正是我们不能动摇的基本原则,评审工作的公正严谨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事情。”此外,任洪还强调说,在评审过程中还要严格把握一条原则,即科技奖励以科技成果为主。
  “当然,同样分量的科技成果,同等的条件下,优先考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重要贡献的人,优先考虑女性。”任洪说。
  抗击疫情,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在行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公益职能,通过协调多方资源,紧急从国内外购买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稀缺医疗资源及保障用品,驰援奋战在湖北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为了更快地支援抗击疫情防控工作,基金会第一时间联合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共同捐款捐物,为防疫抗疫贡献力量。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各学部、专委会的相关专家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利用基金会网络信息平台为防疫抗疫工作提供支持。
  为引导正确就医、分级就诊,减轻医院及医护工作者的压力,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病理学部通过基金会网络信息平台,发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参加义务远程病理会诊活动的倡议书”,倡议有关专家参加疑难病例的远程义诊,用线上的方式提出诊断意见,缓解特殊时期湖北和全国各地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生资源的不足及提高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效率。
  同时,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家庭医学部发出了致全体全科医务工作者和所有医护人员的慰问信,感谢他们对抗击疫情所做的贡献,并呼吁他们在坚守工作岗位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党员干部自发带头捐款,所有员工自愿参与。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除了我们的员工以外,基金会的理事也进行了捐款。所有理事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以多种方式协助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此外,89岁高龄的高睿女士和98岁的谈延秀女士,向基金会捐赠了一个月的离退休金,为在湖北等地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献出自己的爱心。”任洪说道。
  为响应党和国家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号召,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的态势,9月,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向爱心企业北京市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募集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一万余件,部分防护服已陆续发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湖南省等20余家医院、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未来,我们还将向部分省、自治区基层医院提供捐赠,继续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奖项激励,引领中国医学发展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于2007年设立吴阶平医学奖,授予在医药卫生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就的医学专家。自2012年起,吴阶平医学奖下增设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主要奖励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
  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表示,“吴阶平医学奖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高级别奖项,引领着中国医学的发展。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是医学界的顶级精英,医者的榜样、楷模,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最强守护者”。
  任洪说道:“至今,已评选的21位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都是有巨大贡献的人,且几乎都已成为院士。韩启德主席也特别强调了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对‘后来人’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和摸索,未来怎样将这两个奖项办得更有声色。”
其他文献
羊驼和美洲驼的驯化起源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团队与来自山西农业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华大基因、智利比奥比奥大学等国内外机构的科学家合作,回答了羊驼和美洲驼的起源问题。研究论文发表于Genome Biology。研究人员广泛采集了安第斯山脉4个相关物种28个个体的血液样品,通过对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系统发生树构建,发现羊驼起源于骆马,而美洲驼则驯化自原驼。论文发现两个物种之间存在大范围的不
花瓣平行丢失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孔宏智研究组以所有九个无花瓣分支的代表物种为材料,通过转录组、分子进化、比较形态学和功能研究,系统探究了毛茛科中花瓣平行丢失的分子机制。相关论文发表于The Plant Journal。花瓣是被子植物吸引传粉者的重要媒介,在形态和结构等方面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毛茛科大多数无花瓣分支中花瓣的丢失可能是由AG1的表达外扩造成的,而AP
不管什么时候,都应秉持一股雄鹰展翅翱翔的勇气,冲破时光,以最美的姿态掠过苍穹,追随希冀中的精彩。  对李国培来说,2016年是他人生中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的9月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深圳市康风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风”)承办了“2016呼吸健康与安全论坛”;11月2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康风参加了“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两次会议上,亮相的康风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受到行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将其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并,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我国是拥有世界1/5人口的大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压力非常大。针对之前的经济发展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
作者简介:    张瑞明,河北省作协会员,燕赵文化之星。作品散见于《长城》《长江文艺》《延安文学》《黄河文学》《中国铁路文艺》等刊,获中国青年报鲲鹏文学奖金奖、河北省委宣传部征文奖等,著有长篇小说《察哈尔部》。  一   本来,主人公是许仙,他才是户主。世上同名的人很多,这个许仙住在脑包山村,不是断桥的许仙。比那个许仙更可悲,这个许仙的儿子断奶后,媳妇就跑了,跑到哪谁也不知道,只知道跟了肥头大
作者简介:    蔡吉功,先从军,后转业至佳木斯市卫生健康系统。在《橄榄绿》《黄河文学》《北方文学》《草地》《辽河》《骏马》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  1   春晓与我隔张桌子,像块花布黏在窗棂下的椅子上。她这个位置让自己罩在“光下黑”的花影中,却让对面的我一览无遗。我有些发窘。脸上发烫。我把自己埋在一摞稿纸中,笔在沙沙滑动,却半天没写一行成形的字。春晓又小声求我说:“刘干部,你是个好人,你就
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的国内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5月13日迎来第一颗卫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即将进入小卫星批量生产阶段。  此次下线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是面向批量生产的典型卫星。该卫星由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供配电分系统、姿轨控分系统、综合电子分系统、工程测控分系统和有效载荷分系统七大系统组成。  据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卫星通过零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原因,很多湿地都面临面积萎缩、功能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已刻不容缓。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湿地保护的专家学者
新型声学超材料单通道麦克风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杨军研究员、贾晗研究员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单通道多声源的定位与分离系统,用一个带有超材料外壳的单通道麦克风实现了三维空间中多个同时发声声源的实时定位与分离。研究论文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研究人员将麦克风嵌入到精心设计的三维超材料结构中,该结构以与来波方向相关的方式修改麦克风的频率响应,从而对来自三维空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學中国人》联合西冷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本期刊登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保亚的书法作品。  陈保亚,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