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实施绩效考核是对管理人员、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的日常考核或年末综合考核的主要方法,具有管理、激励等作用,通过绩效考核能提高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激发员工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绩效考核也需要有绩效文化的支撑,如果缺乏绩效文化的支撑,再好的考核工具也会黯然失色,要防止绩效考核成为打击报复、关系关照的工具。而且还要防止发生晕轮效应、从众心理、优先与近期效应、逻辑推理效应等偏见效应,导致绩效考核出现误差和错误。
关键词:绩效考核需要绩效文化的支撑;绩效考核就是一把尺子
企业目前最大的成本是管理成本,70%以上的管理成本是人与人之间的成本。由于企业董事长能人文化严重、管理粗放、高管职业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合作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率下降,本質上是组织生态恶化,而不完全是产品利润率下降。
不做绩效管理的企业,只靠业务、技术取胜,却忽视了人的潜力与创造力,而人才是业绩倍增的核动力。企业没有绩效管理,就谈不上管理。不讲绩效,企业何以生存?用对人、建对绩效系统、做对激励机制,企业才能无往不胜。
员工工资高并不是企业的成本负担,人效低、人效浪费才是企业最大的成本。现在有不少企业管理现状很像“人民公社”。比如,平均主义、大锅饭、按出勤分配收入等等。为进一步打破“大锅饭、铁交椅”怪圈,就必须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通过绩效考核来体现人在企业中的价值,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员工从“开工资”到“挣工资”思想的转变。
绩效考核就是定期对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情况进行考察、评价和反馈,从而促进员工绩效目标的实现,并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的管理活动。其具有管理功能、激励功能、学习和导向功能、沟通功能、监控功能和增进绩效等功能。
一、绩效考核具有特定的管理价值:(1)绩效考核是人员聘用的依据;(2)绩效考核是人员职务升降的依据;(3)绩效考核是人员培训的依据;(4)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5)绩效考核是人员激励的手段;(6)把绩效考核与未来发展相联系。
二、绩效考核主要有八种方法:民主评议法、书面鉴定法、关键事件法、比较法、量表法、平衡记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在这里主要介绍三种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
(一)民主评议法是绩效考核方法之一,适用于对企业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主要内容是听取考核对象个人的述职报告后,由考核对象的上级主管、同事、下级以及与其有工作关系的人员,对其工作绩效做出评价,综合分析各方面意见。对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业绩考核通常包含“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德”指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品德、责任心、使命感与进取精神等。“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是用以统帅才的。它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行为强弱、行为的方式。
“能”主要指一个人拥有的业务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工作经验等。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其“能”的要求应有不同侧重。
“勤”指勤奋敬业的精神,主要指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纪律性和出勤率等。
“绩”指管理人员、员工承担岗位工作的成果,包括员工的任务完成度,工作质量、数量以及成本与效率等。“绩”是考核评估的重点。
“廉” 指管理人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细则及公司实施细则等规定要求情况;反对“四风”、抵制“圈子文化”,遵守“八小时”以外有关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
(二)书面鉴定法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对考核对象做出评价。书面鉴定法适用于企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职能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三)量表法或行为锚定评价法。是把评级量表法与关键事件记录法结合起来。为每一职位的各个考核维度都设计出一个评分量表,量表上的每个分数刻度,都对应一些典型行为的描述性文字说明(即所谓行为锚定)。
三、绩效考核需要绩效文化的支撑,如果缺乏绩效文化的支撑,再好的考核工具也会黯然失色。因此绩效考核在设计上、运行上、激励上如果存在问题,可能会发生以下状况:(1)追求高绩效,却奖励做表面文章的人;(2)考核以业绩为主,却往往凭主观印象;(3)鼓励创新,却在处罚敢于创新的人;(4)鼓励不同意见,却在处罚发表不同意见的人;(5)按章办事,却在处罚坚持原则的人;(6)鼓励勤奋工作,努力奉献,却在奖励不干实事的人。
例如360考核,可以全方位地反馈上司、下属、内部客户、外部客户的评价,通过客户价值的评价,非常客观地衡量员工的综合表现与贡献。但是,如果内部员工之间钩心斗角、心术不正、相互排挤、拉帮结派,360考核将会沦为打击报复、关系关照的工具。导致绩效考核出现误差和错误的原因,主要还有晕轮效应、从众心理、优先与近期效应、逻辑推理效应、偏见效应等。
绩效考核本身并不具备很大的激励意义,但作为激励与利益分配的客观标准、主要依据,其公平性、准确性的作用十分重大。为此,要想做好绩效考核管理,企业管理层与员工要齐心协力来完成。企业总经理要给予绩效管理的支持和推动;人力资源经理要做好绩效管理的组织和咨询专家;基层经理是绩效管理执行者和反馈者,要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人力资源部;员工是绩效管理的主人,拥有并产生绩效。
目前,多数企业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重考勤轻考核,重人工轻人效,重罚扣轻激励”,在薪酬管理上多数实行固定或微弹薪酬机制,但员工与老板都不满意。考核应该同薪酬挂钩才有意义,薪酬才有价值,以考核为导向,通过挂钩组织惩前毖后、奖罚分明的利益分配。绩效与薪酬最后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开的两个部分。如果将它们分开,结果是员工只看重薪酬,而不重视价值。
简单来说,绩效考核就是一把尺子,用来量度员工的表现、贡献、价值。这把尺子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如何做到精准、客观、公正,如何从隐性价值到显性价值,如何从过去的表现到当下及未来的价值,如何合理切割价值的归属,如何将主观与客观有效融合,如何对量化成本高的部分实现简化衡量,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太林.绩效核能.行动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钱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 赵国忻.
关键词:绩效考核需要绩效文化的支撑;绩效考核就是一把尺子
企业目前最大的成本是管理成本,70%以上的管理成本是人与人之间的成本。由于企业董事长能人文化严重、管理粗放、高管职业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合作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率下降,本質上是组织生态恶化,而不完全是产品利润率下降。
不做绩效管理的企业,只靠业务、技术取胜,却忽视了人的潜力与创造力,而人才是业绩倍增的核动力。企业没有绩效管理,就谈不上管理。不讲绩效,企业何以生存?用对人、建对绩效系统、做对激励机制,企业才能无往不胜。
员工工资高并不是企业的成本负担,人效低、人效浪费才是企业最大的成本。现在有不少企业管理现状很像“人民公社”。比如,平均主义、大锅饭、按出勤分配收入等等。为进一步打破“大锅饭、铁交椅”怪圈,就必须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通过绩效考核来体现人在企业中的价值,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员工从“开工资”到“挣工资”思想的转变。
绩效考核就是定期对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情况进行考察、评价和反馈,从而促进员工绩效目标的实现,并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的管理活动。其具有管理功能、激励功能、学习和导向功能、沟通功能、监控功能和增进绩效等功能。
一、绩效考核具有特定的管理价值:(1)绩效考核是人员聘用的依据;(2)绩效考核是人员职务升降的依据;(3)绩效考核是人员培训的依据;(4)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5)绩效考核是人员激励的手段;(6)把绩效考核与未来发展相联系。
二、绩效考核主要有八种方法:民主评议法、书面鉴定法、关键事件法、比较法、量表法、平衡记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在这里主要介绍三种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
(一)民主评议法是绩效考核方法之一,适用于对企业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主要内容是听取考核对象个人的述职报告后,由考核对象的上级主管、同事、下级以及与其有工作关系的人员,对其工作绩效做出评价,综合分析各方面意见。对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业绩考核通常包含“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德”指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品德、责任心、使命感与进取精神等。“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是用以统帅才的。它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行为强弱、行为的方式。
“能”主要指一个人拥有的业务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工作经验等。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其“能”的要求应有不同侧重。
“勤”指勤奋敬业的精神,主要指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纪律性和出勤率等。
“绩”指管理人员、员工承担岗位工作的成果,包括员工的任务完成度,工作质量、数量以及成本与效率等。“绩”是考核评估的重点。
“廉” 指管理人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细则及公司实施细则等规定要求情况;反对“四风”、抵制“圈子文化”,遵守“八小时”以外有关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
(二)书面鉴定法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对考核对象做出评价。书面鉴定法适用于企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职能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三)量表法或行为锚定评价法。是把评级量表法与关键事件记录法结合起来。为每一职位的各个考核维度都设计出一个评分量表,量表上的每个分数刻度,都对应一些典型行为的描述性文字说明(即所谓行为锚定)。
三、绩效考核需要绩效文化的支撑,如果缺乏绩效文化的支撑,再好的考核工具也会黯然失色。因此绩效考核在设计上、运行上、激励上如果存在问题,可能会发生以下状况:(1)追求高绩效,却奖励做表面文章的人;(2)考核以业绩为主,却往往凭主观印象;(3)鼓励创新,却在处罚敢于创新的人;(4)鼓励不同意见,却在处罚发表不同意见的人;(5)按章办事,却在处罚坚持原则的人;(6)鼓励勤奋工作,努力奉献,却在奖励不干实事的人。
例如360考核,可以全方位地反馈上司、下属、内部客户、外部客户的评价,通过客户价值的评价,非常客观地衡量员工的综合表现与贡献。但是,如果内部员工之间钩心斗角、心术不正、相互排挤、拉帮结派,360考核将会沦为打击报复、关系关照的工具。导致绩效考核出现误差和错误的原因,主要还有晕轮效应、从众心理、优先与近期效应、逻辑推理效应、偏见效应等。
绩效考核本身并不具备很大的激励意义,但作为激励与利益分配的客观标准、主要依据,其公平性、准确性的作用十分重大。为此,要想做好绩效考核管理,企业管理层与员工要齐心协力来完成。企业总经理要给予绩效管理的支持和推动;人力资源经理要做好绩效管理的组织和咨询专家;基层经理是绩效管理执行者和反馈者,要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人力资源部;员工是绩效管理的主人,拥有并产生绩效。
目前,多数企业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重考勤轻考核,重人工轻人效,重罚扣轻激励”,在薪酬管理上多数实行固定或微弹薪酬机制,但员工与老板都不满意。考核应该同薪酬挂钩才有意义,薪酬才有价值,以考核为导向,通过挂钩组织惩前毖后、奖罚分明的利益分配。绩效与薪酬最后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开的两个部分。如果将它们分开,结果是员工只看重薪酬,而不重视价值。
简单来说,绩效考核就是一把尺子,用来量度员工的表现、贡献、价值。这把尺子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如何做到精准、客观、公正,如何从隐性价值到显性价值,如何从过去的表现到当下及未来的价值,如何合理切割价值的归属,如何将主观与客观有效融合,如何对量化成本高的部分实现简化衡量,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太林.绩效核能.行动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钱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 赵国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