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生成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n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问题性”,即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这一背景下,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应把握:
  
  一、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无法探究。
  首先,让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教师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其次,要使学生敢于质疑。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问。因为良好课堂环境氛围的创建,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水平,释放潜能。首先,教师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存在关系上的尊与卑、主与次,每一个学生与教师、同学或其他任何人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加强师生交往,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其次,教学民主。学生问题意识能否得以张扬,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设置和谐、自由的提问环境。课堂上要淡化教师的权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彻底摈弃那种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问,学生答”或教师“大包干”、“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囿于现存的“框架”,不拘泥于“标准答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再次,要引导学生善于提问。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
  
  二、培养学生生成问题能力的途径
  
  1、精心设计“提问”。数学教学的实质是问题教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起到示范作用。如果教师在引问过程中能经常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范例,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发现问题的方式或方法。老师通过巧妙设计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出疑惑和问题。
  
  2、创设提出问题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3、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提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必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抓起,使学生在模仿、体验、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经历有限,知识积累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这是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良机,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
  加强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陶行知先生早年倡导的“生活即教育”,就是强调以社会为课堂、以万物为导师,即主张学生走出课堂,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只有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学习才是生动的、鲜活的、真实的: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展开学习过程,学习才是完整的、详尽的、美妙的;只有在绚丽多姿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亲近的、深刻的、诗意的。这就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其在玩耍、做事之中学习和发现问题。实践证明,自古及今,许多人文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与创造之举,都不是在课堂上学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做出来的。
  
  三、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我们要的是提问题的过程,要的是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不一定是问题的结果。
  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要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创新,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好问但抓不住要点的学生,应加以点拨和引导,帮助他们理清问题的思路,抓住关键。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他们提出问题时,首先要肯定其勇气,然后帮其分析、解决所提的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有不当或错误的学生,也应采取尊重和鼓励的态度,肯定其敢于提问的行为。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既要让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同时又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提供足够的空间。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四册《上海博物馆》卷所录水墨画《山鸟》实为苏州顾麟士过云楼旧藏,顾氏所撰《过云楼书画记·续记》中则题作《万年少野果山禽图轴》。图中画者虽未
周女士一直想买一台电动足浴盆孝敬父母,因不便出门,只得求助于网络。上网查询后,发现很多购物网卖的多是没听过的牌子,找个人商户又怕上当,正当周女士犯愁找不到合适的商品时,发现了苏宁易购,该网站是苏宁电器旗下网上商城,出售的东西比苏宁电器实体店还要全,几乎涵盖了各个生活领域。经反复比较,周女士选购了金泰昌养生足盆TC-1016,售价398元,刚下订单,苏宁就发来短信称货源紧张,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配送。
期刊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为了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面就初中国民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是对新
企业的竞争能力首先源于公司的愿景与定位,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田服务公司仍将自己定位在内部服务公司,为所在油田或石油公司做贡献的从属地位上。在定位上不突破,何谈住国际竞
【正】日前,笔者应邀到郑州曼哈顿奥斯卡影城观看了刚刚公映的豫剧电影《新大祭桩》,这是豫剧名家虎美玲的力作,是导演朱赵伟的电影新作,影片令我非常兴奋。《新大祭桩》在面
期刊
一节好的体育课一定要有严格的纪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比较好的使身体得到锻炼。体育教学活动,如果教师和学生双方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课将达到更好的效果。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动作优美,示范正确,配以生动、形象的说明,学生能够在一个积极的、活泼的氛围中学习,认真执行教师的教学要求。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它
网购已成当今消费者的重要消费渠道之一。随着网络销售市场的日渐壮大,可供选择的网店越来越多,价廉、物美、质优、售后有保障已经是消费者选择在哪家购物的一个重要标准。  受《消法》的保护,消费者在买到有质量问题产品时,基本都能及时退换货,保障消费者个人权益。  但日前,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接到的多起“一号店”网店购物投诉却跟《消法》打起擦边球。  严先生在“一号店”网站上购买了一粉一银两款,标题为“只要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  对中学生而言,在理想、志趣等未牢固树立并产生强大精神动力的情况下,其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与成功成正比,与失败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I=SF。其中,I、S、F分别为兴趣、成功的程度和次数、失败的程度和次数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凡是学习成功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