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教版初、高中文言诗文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基本素养要求不尽相同,特别是因初中学生自身特点而淡化、弱化某些语文能力,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都凸显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并研究该问题,对完善教育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更好地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初、高中新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而新课改下的初、高中文言诗文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断层,造成初、高中语文文言诗文教学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
  一、初、高中语文文言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初、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不同,课程评价标准也不同
  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学生年龄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大部分要求低难度的,是简单知识型的,能力型的很少。
  仔细分析初、高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评价建议,发现初中课标明确规定淡化语法知识,尤其是文言文中的语法知识。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这样,造成升入高中后的学生文言学习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而久在高中的教师却觉得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不知所云,造成了前后不衔接的局面。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
  (二)中考、高考的命题因缺乏沟通,文言诗文考试导向不尽相同
  鉴于现行国情,新课改并没有实施到位,多年来教师和学生们都不得不随着中高考两根指挥棒而舞。因缺少沟通与交流,中、高考命题方向不同,也直接导致了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两重天。中考的文言诗文阅读立足于课内,高考则摒弃课内,选择课外。中考只考实词,不考虚词,而且实词解释一般源于课文下面注解,句子翻译也不外乎课下注解中出现的几个重点句子。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无须在枯燥的文言文语法知识与句式上大费周章,即便平常掌握不好,中考总复习时跟随老师们“临阵磨枪”亦为时未晚。而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材于课外,试题灵活,涉及知识点繁多,这样不统一的命题导向往往会给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走向迷茫,不知该如何学习文言文。
  (三)文言诗文教材缺少循序渐进的编写,编排设计各异
  初中文言诗文大多篇幅短小,内容多以故事性、哲理性的散文为主,较为浅显易懂。而高中尤其是高一所选的文章多为先秦散文,课文篇目增多,难度加大,知识点较多,其中不乏一些晦涩难懂的文章。虽然高中课标也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但这里的“浅易”不是初中的“浅易”了。如果按照知识积累的循序渐进性,在编排初中教材时能适当地考虑与高中课程和谐衔接,让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逐步内化部分文言特殊现象,那进入高中进行文言文学习就容易多了。
  二、寻找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
  初、高中文言诗文教学出现断层,学生接受效果差,并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和疏离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借助新课改之风,寻找行之有效的初、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并把两者有机衔接、结合,是当务之急。那什么是“初、高中文言文的衔接”?即指在保持、强化学生初中已有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进一步寻找符合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或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一)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相继补充语法知识
  学生的语法知识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他们的语法概念不清。分不清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学生比比皆是,更不用说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了。而高中的文言诗文学习如果没有语法知识作为依托,那么,文言虚词、词类活用以及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的学习根本无从谈起。为了让学生能顺利过渡到文言文语法学习,我们课题组老师经过讨论研究,大都认为在高一的文言诗文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应给学生补充词的分类、句子成分这些语法知识。实践证明,在了解词性、弄清了主谓宾定状补这些知识点后,学生对文言诗文中的虚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这样的衔接教学为学生进行系统的高中文言文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归纳整理初中文言诗文语法知识点,做到温故知新
  高中语文学习是初中阶段的延伸和提升,文言文的学习也这样。引导学生将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文按照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类型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让已学的文言文内容与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和谐衔接,可温故知新。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回顾已学,重获新知,帮助学生从初中所学自然过渡到高中所需。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在涉及一些语法知识时,学生也不会感到生疏突兀了。
  (三)要加强文言文学习的学法指导,及时总结
  初、高中的文言诗文学习同中有异,初中强调知识的记诵积累和整体感知,是粗线条的。而高中的学习是系统化的,它要求学生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就强调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做好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
  (四)教师要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加强理论学习
  实际操作中,感到教学中需衔接的不仅是初、高中的文言诗文,我们应在大语文观的理念引导下,把初中与高中的整体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推及开来。
  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有不拘一格的勇气,敢于突破框架,走出课堂,采用如文学知识竞赛、情境教学法、排演课本剧等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其次,初高中教师要多相互沟通、合作,使初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找到一个可操作的衔接点,达成顺畅地过渡与提升。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积极行动起来,有计划地组织初、高中教师的联谊或相互观摩学习活动,组织并形成广泛的课程资源反思与交流、分析与提高,这既是尽快适应新课改,顺利完成初中高中衔接教育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并实现人民教育意志的必然要求。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核心和本源,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语文课堂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生
1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因“腹胀5月余,加重伴发热4 d”于2013年7月15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月始出现腹胀,未予诊治。入院前4 d患者感腹胀加重,伴发热,下腹隐痛,腹泻,每日2-3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2010年1月以前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应用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5例。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29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
【摘要】每年九月,我们都会迎来一群稚嫩、可爱的宝宝们,他们在我们的摇篮里渐渐长大,而我们这个组建不久的小家庭里也逐步留下了许多孩子们成长的足迹,看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一个个神气活现的身影,由衷地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关键词】班级管理;培养动手能力;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在老师、阿姨以及宝贝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各项工作开展得谨然有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摘要】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于中职语文教学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所以教学应该更加具有社会化,即要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发展的方向,适当地渗透地区的工业文化。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和区域工业文化的融合、在语文课堂上介绍相应区域的工业文化,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联系工业文化,将教学资源进行延伸,从这三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在中职
在原有普通烟纸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填加无机纤维材料及调整生产工艺过程中阻流剂,助燃剂的种类与用量,生产出包裹烟灰效果好,侧流烟气少、透气度高,有利于降低焦油含量,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