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干眼(DED)发病及其有效治疗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非靶向技术对18例经药物或针灸治疗的DED患者的泪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在待测样品中共鉴定出190种代谢物,是迄今为止最广泛的泪液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明显不同,但药物或针灸治疗后的代谢组学差异非常细微。药物治疗后只有6种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其中肌苷、单胺四乙酸、尿酸盐、丙酰胆碱、烟酰胺等5种代谢物的含量均增加并参与炎症反应。针刺治疗后只有4种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