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生态林业建设实际,总结并阐述了生态建设中红松果林培育,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红松果林;异砧嫁接;造林技术
1 红松果林苗木培育
1.1 选择良种接穗 选用早产、高产、质量好、抗性强的红松母树枝条作接穗。红松果林接穗选优渠道:一级接穗是从红松种子园选取;二级接穗是从人工红松母树林选取;三级接穗是从立地条件好、林龄在30年以上,生长良好、经过疏伐,结实较好的人工红松果林中的优树上选取;四级接穗是从一般人工林中已结实的红松果林优树上选取。我市营建红松果林全部选用一、二级接穗。
(1)优树选择,优树是从条件相似、林龄相同(或相近)的天然林或人工林林分中,把那些偏雌性强的、生长突出、产量超众、品质优异、抗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以供选育良种。(2)采穗要采优树的中上部,选择顶芽饱满、无病虫害伤害的枝条,穗条长20-25厘米,粗4-9毫米,分粗、中、细分类包装。
1.2 培育优良砧木 砧木的优劣,直接影响嫁接的亲和力、结实早晚、结实数量和种子的品质。必须选择优良的砧木,上山定砧选用1-3或2-2的樟子松容器苗,苗高25-35厘米,顶芽饱满;圃地嫁接最好选用1-2、2-1樟子松容器苗做砧木最佳,嫁接成活率高,苗木长势好。嫁接苗容器袋的标准为20×20厘米,营养土应采用较粘重的土壤。嫁接时砧木与红松接穗茎粗度必须相近或相同,以利成活率的提高。
1.3 嫁接管理及方法 采用髓心形成层嫁接,也可采用芽接。(1)嫁接时,接穗与砧木进行规格对比,要严格按照规格进行配比,避免出现接穗粗砧木细或砧木粗接穗细的现象,影响成活率。(2)切削接穗和砧木时要求一刀成,不要反复切削,以免切削面出现毛刺,影响接穗和砧木的贴合。(3)嫁接期间砧木树液已开始流动,而接穗未萌动。要先切削接穗后切削砧木,动作要快,这样可以避免树液过多覆盖于切面,影响接穗与砧木贴合。(4)套袋:山上嫁接后要马上套袋,套袋保温保湿,6月中旬解开袋,套袋时都要留有通气孔,以防日灼。
1.4 选准嫁接时间 圃地嫁接。棚内嫁接在2月末开始,可以持续到5月末,温度应控制在10-18℃。造林地块嫁接:则应在4月10日-5月10日,此时气温回升较快,树液开始流动,砧木顶芽萌动,易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成活率较高。
2 红松果林营造方法
2.1 苗圃培育嫁接苗 利用苗圃地的有利条件,保湿保温,嫁接便捷,管理方便等优势,能保证嫁接成活率,第二年春季可移植造林。
2.2 先造林后嫁接 选择优良砧木,上山造林,砧木成活后,1-2年内嫁接最佳,砧木年龄越小嫁接成活率越高。
2.3 搞好位置选择 红松果林位置应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较肥沃的山坡中下部、荒地或轻碱地。低洼地和白浆土地类不宜发展红松果林。
2.4 造林栽植密度 红松果林必须具有良好的营养面积和生长空间。初植密度为33株/亩或42株/亩,株行距为5×4米或4×4米,株间栽植2-3株柠条,形成混交林。
2.5 整地规格标准 植苗坑的规格视容器袋的大小而定,一般为土坨直径的二倍以上,植苗坑深度以容器袋上口稍低于地面为原则,适当深栽,坑壁垂直,坑口坑底大小一致,严禁出现锅底坑,一般规格为直径50厘米,深50厘米。坑内石块和杂物要取出。
2.6 具体栽植方法 栽植时苗木要轻拿轻放,应适当深植,并在坑内撤掉容器袋,栽植深度一般不小于40厘米,以增强抗旱能力。植苗回土时要沿坑壁四周依次回土、踏实,保持土坨完整,避免散坨伤根。土壤条件不好的要用客土回填。
3 红松果林抚育管理
3.1 适时适度修枝
3.2 及时进行锄草 雨季杂草生长迅速,要及时锄草,不能让苗木被杂草欺压影响生长。
3.3 嫁接苗松绑 如发现有的嫁接苗被塑料条勒入过深,应急时松绑。将塑料条除去,重新绑扎。
3.4 嫁接苗防寒 由于嫁接苗伤口愈合消耗养分,接穗的养分水分输送受一定阻碍,接穗木质化程度受到影响,加之本地区春旱风大,为确保嫁接苗安全越冬,应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3.5 解除绑扎时间 在春季去掉防寒物后就可以将嫁接绑扎条全部解除。
3.6 切实加强看管 防止牛、羊、鼠、鸟等危害苗木。红松果林地严禁放牧。
3.7 根据需要平头
3.8 搞好施肥补水 对嫁接苗补水、补肥,即用控水袋把水、肥均装入袋中,埋在苗木根部。
3.9 人工辅助授粉 红松嫁接后5年左右进入开花期,但花粉比较少。因此,在结实初期应进行人工授粉。方法:将雄花花序采集下来,在温室内晾晒,经1-2天花粉散开,进行收集,与滑石粉3:7混合。当雌球花开花盛期,将花粉装在用3-4层沙布做成的袋内,挂在长杆上,在雌花上轻抖3-4次,连续2天。也可以用喷粉器喷洒。
3.10 做好病虫害防治 (1)红松病虫害种类主要有:红松疱锈病、红松烂皮病、红松球蚜、松梢象甲、松梢螟以及鼠害。(2)防治方法:大力营造混交林,及时做好幼林抚育,严格检疫防治,防止病源蔓延。
作者简介:李向东(1974-),男,黑龙江克东人,本科,工程師,主要从事林业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红松果林;异砧嫁接;造林技术
1 红松果林苗木培育
1.1 选择良种接穗 选用早产、高产、质量好、抗性强的红松母树枝条作接穗。红松果林接穗选优渠道:一级接穗是从红松种子园选取;二级接穗是从人工红松母树林选取;三级接穗是从立地条件好、林龄在30年以上,生长良好、经过疏伐,结实较好的人工红松果林中的优树上选取;四级接穗是从一般人工林中已结实的红松果林优树上选取。我市营建红松果林全部选用一、二级接穗。
(1)优树选择,优树是从条件相似、林龄相同(或相近)的天然林或人工林林分中,把那些偏雌性强的、生长突出、产量超众、品质优异、抗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以供选育良种。(2)采穗要采优树的中上部,选择顶芽饱满、无病虫害伤害的枝条,穗条长20-25厘米,粗4-9毫米,分粗、中、细分类包装。
1.2 培育优良砧木 砧木的优劣,直接影响嫁接的亲和力、结实早晚、结实数量和种子的品质。必须选择优良的砧木,上山定砧选用1-3或2-2的樟子松容器苗,苗高25-35厘米,顶芽饱满;圃地嫁接最好选用1-2、2-1樟子松容器苗做砧木最佳,嫁接成活率高,苗木长势好。嫁接苗容器袋的标准为20×20厘米,营养土应采用较粘重的土壤。嫁接时砧木与红松接穗茎粗度必须相近或相同,以利成活率的提高。
1.3 嫁接管理及方法 采用髓心形成层嫁接,也可采用芽接。(1)嫁接时,接穗与砧木进行规格对比,要严格按照规格进行配比,避免出现接穗粗砧木细或砧木粗接穗细的现象,影响成活率。(2)切削接穗和砧木时要求一刀成,不要反复切削,以免切削面出现毛刺,影响接穗和砧木的贴合。(3)嫁接期间砧木树液已开始流动,而接穗未萌动。要先切削接穗后切削砧木,动作要快,这样可以避免树液过多覆盖于切面,影响接穗与砧木贴合。(4)套袋:山上嫁接后要马上套袋,套袋保温保湿,6月中旬解开袋,套袋时都要留有通气孔,以防日灼。
1.4 选准嫁接时间 圃地嫁接。棚内嫁接在2月末开始,可以持续到5月末,温度应控制在10-18℃。造林地块嫁接:则应在4月10日-5月10日,此时气温回升较快,树液开始流动,砧木顶芽萌动,易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成活率较高。
2 红松果林营造方法
2.1 苗圃培育嫁接苗 利用苗圃地的有利条件,保湿保温,嫁接便捷,管理方便等优势,能保证嫁接成活率,第二年春季可移植造林。
2.2 先造林后嫁接 选择优良砧木,上山造林,砧木成活后,1-2年内嫁接最佳,砧木年龄越小嫁接成活率越高。
2.3 搞好位置选择 红松果林位置应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较肥沃的山坡中下部、荒地或轻碱地。低洼地和白浆土地类不宜发展红松果林。
2.4 造林栽植密度 红松果林必须具有良好的营养面积和生长空间。初植密度为33株/亩或42株/亩,株行距为5×4米或4×4米,株间栽植2-3株柠条,形成混交林。
2.5 整地规格标准 植苗坑的规格视容器袋的大小而定,一般为土坨直径的二倍以上,植苗坑深度以容器袋上口稍低于地面为原则,适当深栽,坑壁垂直,坑口坑底大小一致,严禁出现锅底坑,一般规格为直径50厘米,深50厘米。坑内石块和杂物要取出。
2.6 具体栽植方法 栽植时苗木要轻拿轻放,应适当深植,并在坑内撤掉容器袋,栽植深度一般不小于40厘米,以增强抗旱能力。植苗回土时要沿坑壁四周依次回土、踏实,保持土坨完整,避免散坨伤根。土壤条件不好的要用客土回填。
3 红松果林抚育管理
3.1 适时适度修枝
3.2 及时进行锄草 雨季杂草生长迅速,要及时锄草,不能让苗木被杂草欺压影响生长。
3.3 嫁接苗松绑 如发现有的嫁接苗被塑料条勒入过深,应急时松绑。将塑料条除去,重新绑扎。
3.4 嫁接苗防寒 由于嫁接苗伤口愈合消耗养分,接穗的养分水分输送受一定阻碍,接穗木质化程度受到影响,加之本地区春旱风大,为确保嫁接苗安全越冬,应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3.5 解除绑扎时间 在春季去掉防寒物后就可以将嫁接绑扎条全部解除。
3.6 切实加强看管 防止牛、羊、鼠、鸟等危害苗木。红松果林地严禁放牧。
3.7 根据需要平头
3.8 搞好施肥补水 对嫁接苗补水、补肥,即用控水袋把水、肥均装入袋中,埋在苗木根部。
3.9 人工辅助授粉 红松嫁接后5年左右进入开花期,但花粉比较少。因此,在结实初期应进行人工授粉。方法:将雄花花序采集下来,在温室内晾晒,经1-2天花粉散开,进行收集,与滑石粉3:7混合。当雌球花开花盛期,将花粉装在用3-4层沙布做成的袋内,挂在长杆上,在雌花上轻抖3-4次,连续2天。也可以用喷粉器喷洒。
3.10 做好病虫害防治 (1)红松病虫害种类主要有:红松疱锈病、红松烂皮病、红松球蚜、松梢象甲、松梢螟以及鼠害。(2)防治方法:大力营造混交林,及时做好幼林抚育,严格检疫防治,防止病源蔓延。
作者简介:李向东(1974-),男,黑龙江克东人,本科,工程師,主要从事林业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