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时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层出不穷,由此产生的经济和法律纠纷,不仅给学校体育工作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时给学生本人和家庭以及体育教师也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和无法弥补的身心创伤,其影响可以说已经超出学校教育的范畴,目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明确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来源,并提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策略,同时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机制和建立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是当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因为体育本身的特点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特殊性,使学生活动中的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体育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容易忽略学生的安全问题,教学中缺乏严密的组织措施和正确的安全教育,同时,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也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更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加上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和器械年久失修,而且教学前又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措施,这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面对容易出现的体育伤害事故,一些学校明令禁止在体育课中进行竞争性强的、激烈的、有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还有学校因担心发生伤害事故而取消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更不愿组织进行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一些体育教师也是谨慎小心,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敢进行创新,阻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虽然这些措施能让学校少受体育伤害事故的困扰,但它却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也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导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总体来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因素主要是由学校、学生和教师以及一些意外事件和特殊侵权行为几方面造成的。
1.学校方面
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体育工作的检查和教育力度不够,对一些体质较差有的学生状况不了解,在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体育训练或运动会上,让这些学生参与锻炼或比赛,从而导致了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体育场地设施设计上不规范,设备老化也容易造成学生发生伤害事故。还有一些体育器材长期放置在室外而自然磨损,学校也没有及时保养、修理或更换,致使学生在活动时发生问题,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2.体育教师方面
教师思想上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备课时没有从学生安全的角度考虑,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安排不科学,也能留下安全隐患。另外,教学手段不科学,教学组织不严密,甚至超出教学大纲范畴,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而造成伤害。教学时没有明确的目的任务,让学生自由活动,而又不严加管理,或者教师对一些危险情况没有及时制止,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对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不详细,安全保护帮助措施不够,课上体罚学生等也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3.学生自身方面
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锻炼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能力不能做出正确的估计,在缺乏保护和帮助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高难度的危险动作。主观上不遵守纪律,不服从教师安排,不按规范动作要求训练,擅自进行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体育保健知识了解较少,缺乏运动损伤预防方面的知识,自己有一定的疾病却不告诉教师,缺乏自我保护和调节的能力。这些都容易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事故。另外,学生因睡眠和饮食的质量欠佳而引起不好的精神状态,也能间接导致伤害的发生。此外,还有因为其他同学的过错或过失而引发的伤害事故。
4.其他方面
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难免发生意外事故。此外,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的竞技化的教材体系,还有因为其他单位或个人的重大过错或过失,而造成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伤害。
三、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1.学校管理者方面的风险防范策略
因为很多策略和措施的实施都是由学校管理者的意愿所决定的,所以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在学校举行大型体育活动时要进行专门针对性的教育。这项制度应该具体体现在学校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并切实地执行;学校应该适当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和提高体育活动设施、体育硬件设施质量,这也是减少体育活动伤害风险的重要措施;学校管理部门或体育部门应指定专业维修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学校在体育师资力量充足的条件下,应严格控制教学班的学生人数,过多的学生是造成教学时体育伤害事故多发的客观原因之一;学校在举行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时,必须和校医院密切配合,以保障在伤害事故发生时能进行及时的医疗救治;学校应该完善和提高每年对学生进行的体检工作,建议每次把所有有问题学生的体检结果报送给体育部门,以便能让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从而能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学校还应规定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举办活动时应征求体育部门和校团委的配合或建议,这样也能尽量避免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应该在每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和处理之后,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总结,从而能吸取教训和增长经验,以防止类似体育伤害事故的重复发生。
2.体育教师方面的风险防范策略
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详细地备课是完善体育教学的基础,也是预防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教师首先应该详细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体健康状况,对身体状况较差和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教学过程中能即时发现和消灭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其次要了解教学所使用的场地器材,做到统筹规划和合理布置;还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所隐含的伤害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一些体育骨干学生,让他们在教学时担当教师的助手,练习时保护和帮助水平一般的同学。教师还要有完善的教学组织,课前严格检查学生的服装和穿戴是否符合教学要求,重视做好学生身体全面的准备活动,这是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前提;教学中,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施教,不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难度和范围。教师要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来掌握运动技术,加强练习时的保护帮助措施,以便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意识。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以便能随时控制学生的激动情绪,能及时制止具有危险性的动作企图;激烈运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做好有针对性的放松活动,让学生身心恢复到平静状态,教会学生做好对自己的医务监督。另外,还要争取让学生能多获得一些体育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重点给学生讲解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护以及体育保健的常识,并让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素质条件、饮食状况和睡眠质量都和体育活动时的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平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运动的习惯。
3.学生自身方面的风险防范策略
在防范体育伤害风险的过程中,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大部分体育活动都有伤害风险的存在。在参加足球、篮球等对抗性强、风险较大的体育活动时,遵守规则和穿戴护具是避免和降低伤害风险的有效方法。学生在上体育课或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能随身佩带手表、项链、钥匙等,这些物件经常会在激烈的活动中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有身体疾病的学生要在上体育课之前进行登记,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医疗保健性的锻炼,或者根据学生具体的病情轻微锻炼或不锻炼。严格杜绝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隐瞒自己的病情,从而引发体育教学、测验或比赛时发生伤害事故。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丰富学生安全知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学生要养成运用合理的技术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要按照竞技比赛规则进行体育比赛;学生要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练习。学生要严格执行教师制定的教学要求。
本文从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致因来源出发,将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从学校、体育教师、学生自身以及其他方面几部分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学校体育活动导致伤害事故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每项防范策略都不是相互孤立和毫无牵连的,相反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进行防范策略选择时可以联系起来使用。在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工作中,还应当引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教育,对体育教师和学生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体育运动时的风险教育,来提高他们对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博.学校体育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体育学刊,2002(6):102-105.
[2] 雷五明.试谈学校伤害事故处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1):62-65.
[3] 陈建中.学校体育类事故的种类及其预防措施.教学与管理,2002(11):54-55.
[4] 许召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中国学校体育,2003(4):7.
[5] 贾志勇.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中国学校体育,2006(3):54-55.
(责任编辑王颖)
一、现状分析
因为体育本身的特点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特殊性,使学生活动中的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体育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容易忽略学生的安全问题,教学中缺乏严密的组织措施和正确的安全教育,同时,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也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更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加上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和器械年久失修,而且教学前又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措施,这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面对容易出现的体育伤害事故,一些学校明令禁止在体育课中进行竞争性强的、激烈的、有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还有学校因担心发生伤害事故而取消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更不愿组织进行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一些体育教师也是谨慎小心,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敢进行创新,阻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虽然这些措施能让学校少受体育伤害事故的困扰,但它却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也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导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总体来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因素主要是由学校、学生和教师以及一些意外事件和特殊侵权行为几方面造成的。
1.学校方面
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体育工作的检查和教育力度不够,对一些体质较差有的学生状况不了解,在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体育训练或运动会上,让这些学生参与锻炼或比赛,从而导致了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体育场地设施设计上不规范,设备老化也容易造成学生发生伤害事故。还有一些体育器材长期放置在室外而自然磨损,学校也没有及时保养、修理或更换,致使学生在活动时发生问题,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2.体育教师方面
教师思想上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备课时没有从学生安全的角度考虑,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安排不科学,也能留下安全隐患。另外,教学手段不科学,教学组织不严密,甚至超出教学大纲范畴,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而造成伤害。教学时没有明确的目的任务,让学生自由活动,而又不严加管理,或者教师对一些危险情况没有及时制止,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对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不详细,安全保护帮助措施不够,课上体罚学生等也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3.学生自身方面
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锻炼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能力不能做出正确的估计,在缺乏保护和帮助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高难度的危险动作。主观上不遵守纪律,不服从教师安排,不按规范动作要求训练,擅自进行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体育保健知识了解较少,缺乏运动损伤预防方面的知识,自己有一定的疾病却不告诉教师,缺乏自我保护和调节的能力。这些都容易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事故。另外,学生因睡眠和饮食的质量欠佳而引起不好的精神状态,也能间接导致伤害的发生。此外,还有因为其他同学的过错或过失而引发的伤害事故。
4.其他方面
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难免发生意外事故。此外,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的竞技化的教材体系,还有因为其他单位或个人的重大过错或过失,而造成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伤害。
三、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1.学校管理者方面的风险防范策略
因为很多策略和措施的实施都是由学校管理者的意愿所决定的,所以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在学校举行大型体育活动时要进行专门针对性的教育。这项制度应该具体体现在学校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并切实地执行;学校应该适当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和提高体育活动设施、体育硬件设施质量,这也是减少体育活动伤害风险的重要措施;学校管理部门或体育部门应指定专业维修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学校在体育师资力量充足的条件下,应严格控制教学班的学生人数,过多的学生是造成教学时体育伤害事故多发的客观原因之一;学校在举行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时,必须和校医院密切配合,以保障在伤害事故发生时能进行及时的医疗救治;学校应该完善和提高每年对学生进行的体检工作,建议每次把所有有问题学生的体检结果报送给体育部门,以便能让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从而能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学校还应规定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举办活动时应征求体育部门和校团委的配合或建议,这样也能尽量避免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应该在每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和处理之后,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总结,从而能吸取教训和增长经验,以防止类似体育伤害事故的重复发生。
2.体育教师方面的风险防范策略
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详细地备课是完善体育教学的基础,也是预防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教师首先应该详细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体健康状况,对身体状况较差和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教学过程中能即时发现和消灭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其次要了解教学所使用的场地器材,做到统筹规划和合理布置;还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所隐含的伤害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一些体育骨干学生,让他们在教学时担当教师的助手,练习时保护和帮助水平一般的同学。教师还要有完善的教学组织,课前严格检查学生的服装和穿戴是否符合教学要求,重视做好学生身体全面的准备活动,这是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前提;教学中,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施教,不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难度和范围。教师要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来掌握运动技术,加强练习时的保护帮助措施,以便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意识。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以便能随时控制学生的激动情绪,能及时制止具有危险性的动作企图;激烈运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做好有针对性的放松活动,让学生身心恢复到平静状态,教会学生做好对自己的医务监督。另外,还要争取让学生能多获得一些体育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重点给学生讲解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护以及体育保健的常识,并让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素质条件、饮食状况和睡眠质量都和体育活动时的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平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运动的习惯。
3.学生自身方面的风险防范策略
在防范体育伤害风险的过程中,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大部分体育活动都有伤害风险的存在。在参加足球、篮球等对抗性强、风险较大的体育活动时,遵守规则和穿戴护具是避免和降低伤害风险的有效方法。学生在上体育课或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能随身佩带手表、项链、钥匙等,这些物件经常会在激烈的活动中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有身体疾病的学生要在上体育课之前进行登记,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医疗保健性的锻炼,或者根据学生具体的病情轻微锻炼或不锻炼。严格杜绝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隐瞒自己的病情,从而引发体育教学、测验或比赛时发生伤害事故。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丰富学生安全知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学生要养成运用合理的技术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要按照竞技比赛规则进行体育比赛;学生要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练习。学生要严格执行教师制定的教学要求。
本文从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致因来源出发,将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从学校、体育教师、学生自身以及其他方面几部分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学校体育活动导致伤害事故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每项防范策略都不是相互孤立和毫无牵连的,相反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进行防范策略选择时可以联系起来使用。在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工作中,还应当引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教育,对体育教师和学生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体育运动时的风险教育,来提高他们对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博.学校体育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体育学刊,2002(6):102-105.
[2] 雷五明.试谈学校伤害事故处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1):62-65.
[3] 陈建中.学校体育类事故的种类及其预防措施.教学与管理,2002(11):54-55.
[4] 许召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中国学校体育,2003(4):7.
[5] 贾志勇.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中国学校体育,2006(3):54-55.
(责任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