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化静为动,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等等。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综观目前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仍有很多问题需引起重视。下面本人结合长期教学实践,就此谈些看法和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制约了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使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再先进的教学媒体也不能自动地提高教学效率。先进的教学媒体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才具有目标和出发点,具有自由广阔的创作天地。目前仍有不少教育工作者继续在用旧的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他们不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观念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整体变革,更不知如何发挥信息的优势来进行教学。因此,仍一味承袭落后的教学思想,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很难摆脱低层次教学模式的影响。受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现代多媒体只能充当传统媒体的替换物,而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也演变成了“电灌知识”。
2.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存在盲目性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容易受到学校师生的关注。但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度的限制,多媒体也一样,并非用得越多越好。不加选择地滥用多媒体只会冲淡教学主题,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师感到乏味。所用的多媒体课件,若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大材小用,不但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会使多媒体沦为新课改中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有些教师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观念,致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素质培养统一不起来,多媒体的运用便是失误的,更是失败的。
3. 呆板地套用网络中的商业化课件,严重脱离了师生的实际
目前,网上多媒体课件层出不穷,每一个课件都有它的独特之处。这些商品化的课件大都是由专业人士精心设计制作的,因而在技术应用、美工、音效等方面都很有创意,使人乍看之下,耳目一新。然而当我们将其现成运用到课堂教学时,却往往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商业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忽略了教师这个重要因素,同时也脱离了学习过程,有些细节甚至有违我们的生活认知。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1. 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形式新颖化,传统教学的主要工具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板擦,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单一的,内容是枯燥的。多媒体进入课堂后,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实现了师—机—生之间的三者对话。
2. 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满堂灌”、“填鸭式”、“一言谈”。而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并配以一定的音乐来呈现新知识,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和谐的信号刺激,使大脑获得了多种类、多层面的姿势信息,兴趣和积极性马上就调动了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 能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多媒体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了。
4. 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增多,时间紧缩,既要求教师按时把课程上完,又要保证学生学得深刻,这是对教师教学的极大考验。而多媒体的使用缩短了教师板书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同时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问题化难为易,提高了课堂效率,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1. 讲稿投影化
多媒体教学中,一些教师或因为板书问题,或由于制作课件技术障碍,亦或因为时间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把讲稿制成Word文档形式,借助计算机或投影机直接放到屏幕,从而完成初次制作和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没有借助Powerpoint、AuthorWare或DreamView等工具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而是把过去条理化的教案简单地拷贝到屏幕上的“讲稿投影化”的多媒体教学,只能解决节省教师板书问题,就教学效果而言,甚至不及传统的板书教学,更无法与真正的多媒体教学效果相媲美。
2. 课件影视化
有的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或制作课件时,只注重了多媒体能突破时间和空间、运动和静止的限制,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事物本质的揭示。愉悦的心情有时会使学生脱离或者半脱离知识要点,欣赏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却降低了对知识要点的关注、理解和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探求。由此而带来的是课件中动画、声效、色彩“泛滥”,尤其与课程内容无关的设计充斥屏幕。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不但分散学生注意力,而且喧宾夺主,直接影响授课质量。
3. 现代灌输化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根据课程具体情况和章节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克服传统教学的劣势。实际上很多教师盲目、机械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占用和消耗了紧张的教学资源,优势却不能充分发挥,反而影响了
教学效果。
四、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措施
1. 提高认识,改变教育理念,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就其自身性质而言,它是人们进行生产、学习、娱乐的工具和方式。而就其学习和运用的全过程来看,失去操作性,它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丰富学习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让学习向自主化、个性化发展。
2. 加强教师多媒体技能的培训。大部分教师通过观摩多媒体教学后,都能切实感受到这一现代技术的优越性,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也具有运用这一电教手段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如果能适时地给教师进行工具使用的培训,同行们互相切磋,这样,不仅能解决教师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提高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从长远来看,还能够减轻学校电教员的负担。
3. 加强资源共享的力度。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动态的刺激,使教学情景化,使学生积极思维、集中注意力,增大训练密度,缩短教学信息的反馈时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校园网上,要有资源库、素材库。同样,教师们除了要会利用校园网上的资料以外,还要有在Internet网上获取资源的技能,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力度。
4. 根据课程要求制作运用课件。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积极地准备,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既不能局限于教材,成为教材的翻版,也不能片面追求外观,追求媒体形式的“全”,过于注重视觉形象和技术的高水平,否则,屏幕渲染过度,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过多,非但不能起到调动注意力的作用,反而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制约了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使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再先进的教学媒体也不能自动地提高教学效率。先进的教学媒体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才具有目标和出发点,具有自由广阔的创作天地。目前仍有不少教育工作者继续在用旧的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他们不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观念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整体变革,更不知如何发挥信息的优势来进行教学。因此,仍一味承袭落后的教学思想,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很难摆脱低层次教学模式的影响。受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现代多媒体只能充当传统媒体的替换物,而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也演变成了“电灌知识”。
2.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存在盲目性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容易受到学校师生的关注。但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度的限制,多媒体也一样,并非用得越多越好。不加选择地滥用多媒体只会冲淡教学主题,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师感到乏味。所用的多媒体课件,若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大材小用,不但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会使多媒体沦为新课改中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有些教师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观念,致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素质培养统一不起来,多媒体的运用便是失误的,更是失败的。
3. 呆板地套用网络中的商业化课件,严重脱离了师生的实际
目前,网上多媒体课件层出不穷,每一个课件都有它的独特之处。这些商品化的课件大都是由专业人士精心设计制作的,因而在技术应用、美工、音效等方面都很有创意,使人乍看之下,耳目一新。然而当我们将其现成运用到课堂教学时,却往往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商业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忽略了教师这个重要因素,同时也脱离了学习过程,有些细节甚至有违我们的生活认知。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1. 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形式新颖化,传统教学的主要工具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板擦,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单一的,内容是枯燥的。多媒体进入课堂后,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实现了师—机—生之间的三者对话。
2. 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满堂灌”、“填鸭式”、“一言谈”。而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并配以一定的音乐来呈现新知识,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和谐的信号刺激,使大脑获得了多种类、多层面的姿势信息,兴趣和积极性马上就调动了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 能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多媒体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了。
4. 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增多,时间紧缩,既要求教师按时把课程上完,又要保证学生学得深刻,这是对教师教学的极大考验。而多媒体的使用缩短了教师板书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同时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问题化难为易,提高了课堂效率,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1. 讲稿投影化
多媒体教学中,一些教师或因为板书问题,或由于制作课件技术障碍,亦或因为时间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把讲稿制成Word文档形式,借助计算机或投影机直接放到屏幕,从而完成初次制作和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没有借助Powerpoint、AuthorWare或DreamView等工具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而是把过去条理化的教案简单地拷贝到屏幕上的“讲稿投影化”的多媒体教学,只能解决节省教师板书问题,就教学效果而言,甚至不及传统的板书教学,更无法与真正的多媒体教学效果相媲美。
2. 课件影视化
有的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或制作课件时,只注重了多媒体能突破时间和空间、运动和静止的限制,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事物本质的揭示。愉悦的心情有时会使学生脱离或者半脱离知识要点,欣赏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却降低了对知识要点的关注、理解和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探求。由此而带来的是课件中动画、声效、色彩“泛滥”,尤其与课程内容无关的设计充斥屏幕。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不但分散学生注意力,而且喧宾夺主,直接影响授课质量。
3. 现代灌输化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根据课程具体情况和章节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克服传统教学的劣势。实际上很多教师盲目、机械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占用和消耗了紧张的教学资源,优势却不能充分发挥,反而影响了
教学效果。
四、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措施
1. 提高认识,改变教育理念,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就其自身性质而言,它是人们进行生产、学习、娱乐的工具和方式。而就其学习和运用的全过程来看,失去操作性,它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丰富学习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让学习向自主化、个性化发展。
2. 加强教师多媒体技能的培训。大部分教师通过观摩多媒体教学后,都能切实感受到这一现代技术的优越性,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也具有运用这一电教手段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如果能适时地给教师进行工具使用的培训,同行们互相切磋,这样,不仅能解决教师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提高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从长远来看,还能够减轻学校电教员的负担。
3. 加强资源共享的力度。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动态的刺激,使教学情景化,使学生积极思维、集中注意力,增大训练密度,缩短教学信息的反馈时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校园网上,要有资源库、素材库。同样,教师们除了要会利用校园网上的资料以外,还要有在Internet网上获取资源的技能,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力度。
4. 根据课程要求制作运用课件。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积极地准备,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既不能局限于教材,成为教材的翻版,也不能片面追求外观,追求媒体形式的“全”,过于注重视觉形象和技术的高水平,否则,屏幕渲染过度,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过多,非但不能起到调动注意力的作用,反而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