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微观特性表征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s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在SBR反应器内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对其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COD负荷为1.5kg/m^3·h~1.8kg/m^3·h,表面气体流速在0.0052m/s之间,沉淀时间控制在10~8min时,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20d后完成好氧颗粒污泥的驯化和培养。研究发现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相以杆菌和丝状菌为主,球菌较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好氧颗粒污泥的微观结构,颗粒污泥具有不平整的表面,轮廓清晰,表面有薄层粘液覆盖并有绒毛状结构。颗粒污泥表面和内部有
其他文献
采用聚丙烯酰胺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位掺杂(Cu、Ce)LaSrCoO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CO和C3H8的催化氧化活性,并运用XRD,TPR和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
采用二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呋喃铵盐制药废水.在填充比为40%,总水力停留时间为32 h时,COD的去除率为88.6%,TN的去除率为25.7%,第二级反应器对NH3-N的去除率为56.2%.
目的:评价阿苯达唑(ADZ)上市后用药的安全性,提出风险管理、合理用药的建议。方法:检索国内外医药文献数据库,收集1994—2005年间的与ADZ安全性评价相关的数据信息,用流行病学方法对
外贸函电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讲练)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方式和日益变化的企业用人需求。目前对外贸函电课程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