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式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和谐式教学课堂,是教学实践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是教学分工的具体体现。本文以认识构建和谐式教学的基础理念为出发点,列举苏教版的语文教学实例,从而提出构建和谐式教学课堂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构建 和谐式 语文课堂
  和谐是对立事物辩证统一的状态形式,其特征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语文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的一部分,是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助力。通过语文教学,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使人的性格更加完美。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有利工具,更是人类文明和思想传承的有效途径。
  1.构建和谐式教学的基础理念
  1.1构建和谐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和谐式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不是对立的存在,而是两者对等的一种教学模式[1]。和谐式教学模式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第二个是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三个是教学内容中情理并进的和谐关系。教室和学生的和谐关系,着重在角色定位和平等对话两个内容上。在角色定位上,要求教师脱离高高在上的姿态,摆正知识传授与专业权威的定位,正视学生的被动心理和不够完善智力,放低身姿,帮助学生选择知识信息、追求、组织和管理知识信息,从而获得知识。整个过程,不再是教师的一味灌输,而是教师从旁引导。在平等对话上,师生之间不能相互抵触,相互排斥。教师应将各个学生平等对待,不能有近疏有别,同等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对教学问题进行磋商和对话,保证教学的质量。
  在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关系中,教师应摒弃以往的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而更多的融入现代科技或者平等理念的教学方式[2]。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歌曲和视频,通过歌曲而不是朗读的方式更让学生记忆犹新,若是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唱歌比赛的环节,那这节课必然不是沉闷的,而是活力四射的,更加突出教师的和蔼可亲。在教学内容上情理的和谐上,教师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训斥和批判。例如,在学习《西湖》这一篇文章时,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受西湖的自然风光和自然和谐的人文情怀,也要更深层次地表达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兼顾情理,帮助学生的心智发育。
  1.2构建和谐式教学的特点
  和谐式教学讲究民主平等,讲究贴近生活实践,讲究教与学的对立统一[3]。因而,笔者认为和谐式教学具有平等性、实践性、辩证性的特点。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和谐式教学的平等性特点具体体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和谐关系是和谐式教学的实践性特点的具体体现,而教与学的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是和谐式教学的辩证性特点的具体体现。
  2.构建和谐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1创建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优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4]。在小学课堂上,学生年纪偏小,性格好动,一般会因为课程的枯燥无味而大肆喧闹,是困恼教师教学的一大重要问题。面对此类问题,教师就应对学生的心理做出比较详细地调研,明白学生喜欢什么,怎么做,做得如何这一系列的过程,再将调研所得的结果融入教学之中。例如,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灰太狼》这个动画,那么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否可以将动漫的一些配音或画面融入教学中,是教学更加适合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2增添文章角色的扮演
  文章的角色扮演,是学生融入文学世界,解读人物内心,把握文章中心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此中方法,指引学生的表演方式,包含语言、动作和神态,从而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真实性和人文性。学生为了良好演出,必积极参与,认真研讨文章的人物个性,从而成为课堂中的真正主角。例如,在学习《三顾茅庐》这一课时,刘备的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态,这种表演急需学生对这角色要有很好的拿捏;还有张飞的个性,飞扬跋扈,不是表演者几句粗俗的语言就能突显这一经典形象,这就需要学生对他的神态、动作等细节加以认真揣摩。在舞台剧的表演下,角色的活灵活现,必让教室气氛沸腾,学生仿佛置身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更能让学生了解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3引入生活细节
  生活,是最贴近学生的老师,通过生活场景能让学生去感知、领悟知识的无处不在,带动学生的学习力,促进学习课堂内容的交流,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例如,在学习《人类的“老师”》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抛出“同学在生活中看到的飞机想什么动物啊”此类附带联想的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贴近生活,让生活中他所接触的动物形象启迪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入生活细节,可以避免教学的枯燥,增添生活情趣。
  【结 语】
  构建和谐式教学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践教学的追求目标,是教学方式的直接表现。构建和谐式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必先要对学生的喜好进行调研,对构建和谐式教学理念进行充分剖析,才会有构建和谐式教学课堂的思路。通过创建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增添文章角色的扮演,引入生活细节等三个方法,将构建和谐式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白解红.论大学和谐课堂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5)
  【2】钟晓雨.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3)
  【3】朱亚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23)
  【4】王清.课堂教学语言的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03)
其他文献
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尽管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但两者高度的契合性使校园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性本质得以体现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题中的应有之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多数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指导重视度不够,对“启蒙训练”的认识不到位,教学中,出现两个极端——“循规蹈矩”、“揠苗助长”。文章针对这一实际,谈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做到“循规”但应“求变”,“提高”但不“揠苗助长”的理念,论述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的具体、可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几点思考 改进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9月的校园,多了几分凉意,多了几分寂寥。也许是已经入秋的缘故,校园里的枫叶已经渐渐红了起来,而花坛里的牡丹、海棠却已很难寻觅它们娇美的身姿。每当这个时候漫步在校园的
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对美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如若一个人具备了审美能力,那么他就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觉得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充满了人情味的美和物质性的美。在进行小学语
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系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本文应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在揭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效率失衡与公平失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自主学习的基本
【摘 要】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听话、说话训练改为口语交际。大纲指出,口语交际教学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必须毫无例外的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口语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社会人,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每个
从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真实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以实际需求为中心的原则入手,以编导专业英语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应用以及评价方式选择三个方面,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