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埋设管道多点输入地震响应分析

来源 :中国海洋平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f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海底埋设管道在空间变化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首先基于一种谱表示方法,合成了与目标功率谱拟合的非平稳多点地震动时程。其次建立了海底埋设管道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以进行了三维多点输入地震时程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地震动空间变化特性,以及场地的自功率谱模型、管道埋深、管径、壁厚和混凝土配重层厚度对管道响应的影响。由数值结果可以看出,考虑地震动的空间变化特性会显著增大管道的响应,管道的几何参数对海底埋设管道的多点输入地震响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进行合理的管道设计可有效提高管道的抗震能力。
其他文献
研究了随机波浪栽荷作用下海洋平台的TMD振动控制,建立了TMD-海洋平台振动模型,从TMD能量分析的角度对TMD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将状态反馈引入系统,依据结构响应的反馈信息确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亚临界雷诺数Re=10000下强迫振动圆柱的涡街形成过程,应用k—ω,湍流模型进行计算,求出了其在锁定范围内不同振荡频率下的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
以渤海冰情和冰荷载现场观测数据为基础,建立JZ20-2NW海域锥体模型冰力谱。同时利用谱分析方法,对该平台进行冰激疲劳分析。并结合冰疲劳环境荷载及冰力谱函数,提出了相对于冰速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面向海洋平台结构的地震设防水准和性能目标,并阐述了平台结构失效模式及量化判别依据。针对胜利油田CB32A导管架平台的特点,在端帽与平台甲板之
摘 要: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在数字化网络环境中把所有的教学资源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通过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实现学习、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最终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多网合一;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9-0021-02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入学后对专业学习感到迷茫、不适应的现象,虽然学校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配备学生辅导员、建立“导师制”等,但效果不佳。本文提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