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低分化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概念的提出已超过25年,用来描述在临床病理特点上介于分化型癌(滤泡癌和乳头状癌)与未分化型癌(间变性癌)之间的一种甲状腺滤泡源性肿瘤.PDTC曾被冠以多种名称,如低分化滤泡癌、实性型滤泡癌[1]、低分化乳头状癌、梁状癌[2]及岛状癌[3]等.虽然20多年的研究均支持存在这样一种类型的甲状腺癌,
【机 构】
: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分化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概念的提出已超过25年,用来描述在临床病理特点上介于分化型癌(滤泡癌和乳头状癌)与未分化型癌(间变性癌)之间的一种甲状腺滤泡源性肿瘤.PDTC曾被冠以多种名称,如低分化滤泡癌、实性型滤泡癌[1]、低分化乳头状癌、梁状癌[2]及岛状癌[3]等.虽然20多年的研究均支持存在这样一种类型的甲状腺癌,但对其具体定义学者们并未达成一致.近年来,有关PDTC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已成为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关注的热点之一.一、PDTC的定义从PDTC的概念提出伊始,就存在对此种肿瘤各种不同的具体定义.1983年,Sakamoto等[4]学者基于日本的研究经验,将具有实性、梁状或硬化结构的甲状腺滤泡癌或乳头状癌定义为PDTC(不论其是否存在高级别的细胞特点如核分裂象较多及坏死).1984年,Carcangiu等[5]将具有岛状生长方式,出现坏死及较多核分裂象的甲状腺滤泡源性肿瘤定义为PDTC.自此以后,文献中对于PDTC的解释就变得十分多样.其中日本学者普遍采用Sakamoto的定义[6],而欧美学者遵从Carcangiu定义的较多[3].此外,尚有学者将此两种定义综合后使用,或者将PDTC的定义扩展到包括甲状腺黏液表皮样癌及柱状细胞癌的范畴[1]。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死亡患者呼吸系统病理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北京市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其中6例为死后床旁穿刺标本,2例为系统尸体解剖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技术进行病毒定位检测.结果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呼吸系统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坏死性支气管炎伴周围炎、弥漫性肺泡损伤、肺出血.Westem blot检测肺组织
目的 探讨microRNA-223( miR-223)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亚型及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有详细随访资料的45例DLBCL进行CD20、CD3、CD10、bcl-6、MUM-1免疫标记,根据Hans分类方法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和非GCB型;应用安捷伦16.0高密度芯片对24例有详细随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近年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已取得较大进步,患者5年总生存率得到提高,但长期生存率仍较低,而且长期化疗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明显的副作用[1].针对分子靶标环氧合酶2( COX-2)的抗肿瘤治疗,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不会引起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诸多副作用.本文就塞来昔布对肾母细胞瘤G401的生长做一研究。
例1女,29岁.正常分娩后23 d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少尿,于2004年7月8日入院.实验室检查见表1,临床诊断为产后溶血尿毒综合征.病程第4天突然出现胸痛,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血浆置换、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液透析治疗,针对心肌梗死行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起病第3周开始尿量增加,实验室指标改善.8个月随访时,除尿潜血2+、血红蛋白105 g/L之外,其他指标基本正常。
目的 探讨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按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原位杂交方法,结合文献,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诊断的15例PTLD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15例PTLD中,14例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1例为肾移植.男12例,女3例,男女之
1.病例简介:患者女,2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部包块7d于2009年6月21日入当地医院.体检:左颈部包块,大小为2.8 cm×2.2 cm×1.0 cm,无压痛,无发热,其余部位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入院后行B超检查,提示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大小为6.0 cm×3.2 cm× 1.8 cm,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当地医院行颈部淋巴结穿刺,考虑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遂切除活检,病理诊断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目的 检测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和BRAF基因突变率,分析K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96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运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组织标本中KRAS基因外显子2第12、13位密码子以及BRAF基因外显子15的突变状态,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与BRAF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病理这一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为了让广大病理工作者及时了解数字化病理领域的新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中华医学会《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数字化病理应用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拟于2012年9月21至2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临床病理学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准确、完整和及时的病理诊断[1-2].无锡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简称质控中心)自1999年建立以来,作为市卫生局医政处委派的病理质量管理组织挂靠无锡市人民医院,在市卫生行政部门及挂靠医院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由病理专业人员兼职组成班子,制订出一套病理科建设和规范以及质控考核的方法,促进了无锡市病理科的建设,改善了病理科工作环境和地位,提高了专业人员的素质,病理诊断和技术质
例1男,61岁.因体检胸部CT发现“肺内多发性结节”于2010年11月24日入院.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示左肺下叶内前基底段1.1 cm×1.4 cm结节影,呈分叶状,氟化脱氧葡萄糖(FDG)代谢轻度增高,邻近支气管截断,病灶远端见片状模糊影(图1);余两肺内及胸膜下见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小结节影,FDG代谢未见明显增高;双侧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等均未见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