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现实理论依据与创新发展

来源 :日本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战略,一般是指国家、政党在客观分析国际形势和正确估量自身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对外关系领域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总体谋划和总指导,体现的是执政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对国际大局的宏观把握,是一国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工作的总方针、总原则.国际战略服务于国内战略任务,是国家战略的对外扩展和延伸.战略思想则“是从众多具体的战略策略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更为抽象、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和理论形态,是引领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理性认知和思想方法”①,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范畴,既归属战略又超越战略.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制定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形态.
其他文献
提升专业地位是社会工作界的核心议题,也关系到能否吸引更多的青年投身社会工作专业以促进青年与专业的共同发展.使用合法性概念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提升机制,通过参与观察以及对关键人物的访谈发现,合法律性具体化、价值性扩展和正当性补缺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三种机制.基于这三种机制,我们可从推动政策支持的具体化、加强专业化与专业间协作、寻求实践中互补的正当性三个方面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疫情后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提升能否持续,有待进一步考察.
基于横向和纵向调查数据,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处于成年初显期的大学新生不良适应行为影响的发展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子女进入成年初显期后,父母教养方式仍对其不良适应行为存在影响,但影响效应值呈减弱趋势;相较于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对不良适应行为的负向影响的减弱,拒绝型和过度保护型教养方式的正向影响效应减弱趋势更明显;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塑造子女价值观间接影响大学新生入校时和后续的不良适应行为.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降低其不良适应行为产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