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观察

来源 :糖尿病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oh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进行肺心病患者护理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收治的此疾病患者,随机选择80例并抽签平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全方位护理,比较对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量(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较对照组的82.50%高,P<0.05;试验组专业技能、护患沟通、风险评估、护理态度、无菌操作、健康宣教、病区管理、心理疏导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肺心病患者,全方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同时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荐.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42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人员的依从性,比较患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人员的评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护理人员(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能够提高了护理人员依从性,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择取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研究组在血糖指标、遵医行为、自我护理、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可以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目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对应的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计80例,本次收治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依照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常规组、试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依据眼科的流程做好对应的护理,并针对其出现的异常问题做好护理干预.试验组急性闭角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15.677/17.069).其中护理后常规组的SDS评分、SAS评分为54.0±5.7、52.4±4.5,试验组患者明显改善.通过对常规组和试
目的:研究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选择在2019年1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在上述时间段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用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目的:探究在白癜风患者治疗中,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8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接收时间:2020年1-12月);将入院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随机纳入A/B两组,各34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早期心理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高于A组91.18%>70.59%(P<0.05);同时B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A组,心理健康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白癜风患者治疗中
目的:探讨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分别采取质量控制管理、常规护理管理,将感染、热原反应、护理管理前后护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感染、热原反应、消毒监测达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预后的护理指标对比(p<0.05).患者的负面情绪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护理焦虑、抑郁情绪评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辅以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施护价值.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中,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方法,护理组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结果:护理组施护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X2=5.165);护理组肺功能指标比常规组优,P<0.05(t1=9.285,t2=2.906,t3=2.104);护理组施护后SAS、SDS及SF-36评分优于常规组,P<0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时间区间锁定在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之间,选取此时间段内我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66例展开调查,按照抛硬币法将66例研究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3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33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后的足部功能、跟骨交叉角、跟结节关节角、术后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运动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后的足部功能、跟骨交叉角和跟结节关节角均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8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4).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85.54±2.35)分、心理功能评分(82.35±3.69)分、社会功能评分(87.65±3.56)分以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84.25±1.0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41
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10月在我院的进行治疗的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5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者26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不仅要进行常规护理,而且要以此为基础,实施循证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其干预前后的疼痛持续时间等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