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山前晚三叠世古构造特征及对侏罗—白垩纪沉积的控制

来源 :地质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山带和盆地是在时空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青藏高原内部晚三叠世古特提斯造山带的形成,对北缘的塔里木盆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盆地内部西昆仑山前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冲断构造变形,而这一冲断构造变形所形成的古构造—古地貌对后期侏罗—白垩纪的沉积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决定了该地区的油气分布.本文基于对西昆仑山前露头区中生代地层分布详细的野外考察和盆地覆盖区钻井资料的整理,结合对盆—山结合带清晰地震剖面的详细解释,开展西昆仑山前的晚三叠世古构造特征及侏罗—白垩纪沉积充填过程研究,以期揭示晚三叠世的古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通过研究发现,西昆仑山前地区发育晚三叠世前陆褶皱冲断带,冲断带根部发育基底卷入构造,锋带发育叠瓦状构造;古生界受逆冲断裂控制,形成一系列的北陡南缓的背斜隆起,冲断带前锋位置与新生代构造前锋位置相近.三叠纪末古地貌形态由于特提斯造山带的强烈隆升,总体呈南高北低的地貌形态,但是褶皱冲断构造带受地表风化剥蚀作用,背斜核部形成南缓北陡的古隆起,而断层破碎带形成南陡北缓的洼地,是侏罗系发育前的基本地貌格架.早侏罗世受特提斯造山带造山后伸展的影响,西昆仑山前发育4个箕状断陷,控陷断层发育于古造山带一侧;受大型控陷断层的影响,在断陷内部呈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断陷内侏罗系逐渐向北部斜坡超覆.晚三叠世形成的古构造-古地貌与早侏罗世断陷叠加形成的古地理格架一直控制了侏罗纪-早白垩世的沉积,直到晚白垩世沉积时才没有起到控制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商业银行借力于银信合作业务将表内资产转移至表外,已成为其突破信贷规模制约、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信贷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对有效减弱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冲
期刊
本文采用实证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引用H公司中国液化石油气业务单元发展变迁的案例,采用PEST外部环境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VRIO竞争优势分析框架等战略管理的研究分析工具,分
期刊
期刊
学生向王老师借课,主要原因是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如果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就能有效减少类似的借课风波。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呢?笔者认为,
期刊
私募股权投资,也称PE(Private Equity)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募集资金,然后投资于非上市企业的股权,以期在未来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退出方式出售所持股权获利。私募股权投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