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X线定位侧位片测量原发性鼾症(PS)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探讨鼾症儿童上气道的结构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因打鼾来本院就诊的儿童,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PS组53例,轻度OSAHS组51例,中重度OSAHS组57例;选择同期抽动-秽语综合征、无打鼾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儿童颅面骨性结构、软组织、上气道及其空间结构进行测量。结果:骨性结构测量:鼾症各组儿童舌骨-下颌平面距(AH-MP)、舌骨-眼耳平面距(AH-FH)、舌骨-颈椎前平面距(AH-CVP)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鼾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测量:鼾症儿童腺样体面积(AA)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OSAHS组最大,轻度O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鼾症儿童腺样体厚(AT)、软腭长(SPL)、软腭厚(SPT)、软腭面积(SPA)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鼾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气道测量:鼾症儿童鼻咽气道面积(NA)、鼻咽气道前后径(PNS-UPW)、最窄后气道间隙(PAS)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OSAHS组最小,轻度O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鼾症儿童腭咽气道面积(PA)、腭咽气道前后径(SPP-SPPW)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鼾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间结构测量:鼾症儿童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腺样体/鼻咽腔面积(AA/NTA)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OSAHS组最大,轻度O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鼾症儿童最窄后气道间隙/气管直径(PAS/T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OSAHS组最小,轻度O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AA、SPA、A/N、AA/NTA与呼吸紊乱指数(AHI)呈正相关(P<0.05),NA、PNS-UPW、PA、SPPSPPW、PAS、PAS/TD与AHI呈负相关(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阻塞鼻咽部气道,扁桃体肥大、软腭增大加重了腭咽部气道阻塞;低位、靠前的舌骨是造成鼾症的原因之一;X线能较好地测量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在鼾症儿童上气道结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