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之“四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诵读是传统教学一直提倡的。当今的文言文诵读,已经难以留足或争得“读书百遍”的时间,如何优化文言文的诵读方式对文言文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一、水落石出——正读
  所谓正读,就是在开始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纠正读音、句读和语气语调。
  1.读准字音。
  在学习中,对于生僻字学生完全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参考文下注释来认识并读准,而对于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等一些文言字词的异读和轻读则需要教师适时指导。①文言异读一般包括通假异读、古音异读和破音异读三种情况。通假异读如“孰为汝多知(zhì)乎”,古音异读如“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破音异读如“此中人语(yù)云”。②轻读一般表现在文言虚词。但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这些虚词一般需要重读。
  2.读准句读。
  句读也就是句子的停顿。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要求是不能读破。①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后面应稍作停顿。例如“至若/春和景明”,“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③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停顿,使句意更明显。主谓之间有停顿,如“负者/歌于途”;动宾、动补之间有停顿,如“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修饰语与动词中心语之间有停顿,如“吾与汝/毕力/平险”。④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3.读准语气语调。
  诵读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话语”。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揣摩、体会字面之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时要注意重音,讲究抑扬顿挫。如:“何苦而不平?”(反问)“微斯人,吾谁与归!”(感叹)同时,文言文诵读讲究照应转承,音韵的铿锵、句式的整散等,需要在吟诵中反复去琢磨、去感知、去体悟。
  二、聚沙成塔——理读
  所谓理读,就是学生参考注释和工具书自译课文、自读课文,是在正读的基础上整体理解词句的意义,边自读边思考,以译读为线,以质疑为点,由解疑扩展成语片,从而把词义融入文本自然地掌握。
  理读可采用默读、朗读、散读的方式,在自己的诵读空间里与文本对话。
  具体来说,理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补充句中省略的部分。如“见渔人,乃大惊”,原句中省略的主语“桃源中人”,要视情况补充完整。②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如“何陋之有”,属宾语前置,理读时应调整为“有何陋”。③适当增减。有些文言文的语句非常精练,言简意赅,理读时应做适当扩充,以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相反,有的文章为增加气势,强化效果,故意用一串有同样意思而说法不同的句子,这时翻译就要合并凝缩。此外,还要注意句子间的关系、修辞手法等。④要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
  三、点石成金——美读
  如果说理读重在读出文本的言内之旨,那么美读就在于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由教师带着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出语势,入情入境地读出情态。
  如读《岳阳楼记》,读得情韵纡曲,回肠荡气:直读得不知是己之文,还是人之文。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发之于声,自然而然印入心灵。因而,即便难以理解诗文的词义主旨(有相当的诗文是背诵之后随着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理解的),也会在美感的涌动之中记诵下来。学生学习《醉翁亭记》《出师表》等美文无不如此。这类文章意蕴无限,决非两三课时的教学就能理解通透,只有在含英咀华、涵泳品味的语流中,才会渐渐将其理解。
  美读是以追求诵读境界为宗旨的,就如品茗并非为了解渴一般,虽然其形式类同于初读感知,在直觉思维的形式中完成语音、语流、语势的表现,但是它决非是对初读的简单重复,而是升腾性的质变。“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这种感应性共鸣的出现正是诵读的升华。
  四、一览众山——背读
  所谓背读,就是在对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要逐步减少机械记忆,学会理解记忆。背诵应该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本的思路来背诵。
  记叙性文字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抓住时间词语来背诵;说明性文字可按内外、远近、上下、左右、由主(次)到次(主)等说明层次记忆;议论性文字可抓论点、论据或中心句、分承句来记忆。
  还可以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如《桃花源记》,可以指导学生找出表明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顺序的句子,然后引领进行背诵;如《岳阳楼记》,可抓住“岳阳楼之大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关键句子来背诵。
  四个诵读过程只是就一般的认知程序而言,其实实际学习过程并非完全循规蹈矩,依次雁行,往往因人因文而异,或交替,或混合,或平行。
  重视文言文诵读,尤其是诵读方法的指导,无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提高客渡船检验的质量,特别是稳性,消除安全隐患,本文经过对客渡船乘客定额复核工作总结,以及结合平时在客渡船营运检验时发现的问题,探讨本辖区客渡船稳性检验的
在语文高效课堂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手段,巧妙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将语文从课本牵引到学生的心上。 苏教版语文
内河餐饮趸船以船舶为场所从事餐饮经营活动,它满足了人们生活和消费需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和防污染问题,涉及的监管面较庀文章通过分析餐饮趸船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把对餐饮趸
《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同时,指出了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定位为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的重心
应当承认,有相当多的学校已经重视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因为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要求义务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学会动手,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实践活动课作为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等闲视之。  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意义  1. 体现新课改的目的和要求  语文教学重视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由语文学科的社会实践性决定的。新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改的任务和素质教育改
一、支架理论的相关论述支架理论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者同伴帮助下能够完成任务水平的差距。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称为现实的水平,在成人指导或者同伴帮助下完成的水平称为潜在水平。教学正是要促进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的转换,并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区。支架理论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强调为学生新知识的建构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完成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支架式教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看,思想品德课起着其他科目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情况,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一、造成思想品德课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方面  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
前言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中学数学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为中学数学教学树立了全新的理念,要求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数学应用技能。[1]在这种情况下,中学数学教师认真反思当前的中学数学教育现状,正确理解数学新课程理念,从而寻求和施行全新的、适合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教学策略显得尤为必要